时间:2021/6/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导语:在1月21日召开的新时代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举行了“区域品牌打造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抓手”高层对话,四川省巴中市市委副秘书长肖飞、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莲、青海省贵南县副县长仁欠本、四川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秘书长穆建华、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总编辑梁剑、新疆库尔勒香梨协会会长盛振明,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各抒己见,探讨、分享了各自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给予肯定和支持。中国国家品牌网CEO吴为主持本次对话环节。

吴为:谢谢大家的掌声!

要打造品牌,最核心的我认为是人。有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今天非常棒,中国打造农业品牌、想做百年企业的一群人聚在一起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今天我们的对话就两个话题,一个是我们大家是怎么去理解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的,第二个是我们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我们怎么去解决它。

如果来得及,我们还可以畅想,就是未来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怎样走向全国,甚至未来怎样走向全球。有请四川省巴中市市委副秘书长肖飞。

肖飞:各位好!我来自四川巴中市,巴中位于四川省的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品牌、现代农业和我们巴中更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从年起我们已经开始搞区域品牌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地方一样,一方面是品牌影响力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公共品牌的公地问题。

娄总提出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我认为有效的解决了政府与企业,产品和产业,还有发展和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发展品牌农业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现在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娄总提出的这种理念模式为我们发展提供了路径,回去我们好好消化,推动我们产业发展。这里困惑的就是当时娄总提出了一个理念是三个一,一个产业里面,没有龙头企业要培育一个龙头企业,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龙头企业多了怎么办?在一个区域品牌里面有多个企业,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这是我困惑的地方,也是实际碰到的问题。我就讲这些。

吴为:多个企业是好事,如果都能发展起来就强大了。一地方能出来一个品牌就已经很幸运了,如果多个品牌这个品类就很厉害了。

下面我们有请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总,最近几年湘村股份异军突起。娄总讲到,最开始叫湖南黑猪,从湖南黑猪到湘村黑猪的转变,杨总您是怎么去思考的,怎么去实践的?

杨文莲:是的,我是年接管这个湖南黑猪产业的。当时非常困惑,因为湖南黑猪就像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北京黑猪等等,都是属于地方性的资源品牌。年我找福来以后,娄总这个团队确实不一样。他帮我把企业和产品的历史沿革,以及我们之前所有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进行了顶层设计。这个设计就是把公司名,品牌名和商标名(我们叫做品种名),三名合一,这样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现在在盒马鲜生、山姆会员、永辉都有销售,在北京大概2个亿的销售额。

现在京东和阿里把我们视为优质资源抢夺,就是你进了我这里就不准进他那里,所以娄总对我们的帮助,包括他们这次提出来的农业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我个人认为都是可行的。我觉得农业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是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具体怎么去打造呢,我个人有更深入的研究,我就想这个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的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简单谈三点吧。

第一,找一个什么样的龙头企业来带动,这个很重要的。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必须政府主导,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第二,品牌的路径也是很重要的。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中,消费习惯、饮食习惯、文化习惯都不一样。你的路径出了错误的话,总是走弯路、错路,就很难回来,就会把大家的信心磨掉。第三,我觉得有了专业的团队,有了像福来这样持续做农业的品牌团队的帮助作前提,那么市场化运作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他给你一个好的方案,你的执行团队没有按这个去落实的话,恐怕失败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我的总结是,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品牌化运作,最后再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那么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成功的机率就大一些。

到底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呢,也不敢说。因为政府的态度和支持也很重要。确实,对政府主导这个事,我们以前和娄总一样,思想上有一定的包袱,总想企业自己单打独斗。但是现在我们认为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如果不整合区域内的资源来做的话,这是我们地方的损失。我们的政府领导也想做实事,地方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富裕,所以,大家的资源和力量合起来做比较好。谢谢大家!

吴为:谢谢杨总!湘村黑猪是在一个品类里面做出品牌的典范。黑猪在中国很多品种,她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湘村黑猪品类市场和品牌,我觉得,未来这个小品类是一个上万亿的大市场。所以,我们在市场里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如果再加上我们联合体的概念,未来空间太大,所以我们期待杨总未来持续地引领行业!

下面我们有请新疆库尔勒香梨协会盛振明会长给我们分享。

盛振明:库尔勒香梨是中国第一件地理标志产品,年就注册了,这个地理标志产品对扩大知名度是很有影响力的。种植面积我们从当时1.8万亩地,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接近万亩。当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出来以后,销量很小,只有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口有一部分销量,而现在,到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都能看到到库尔勒香梨,这个是与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有很大关系。

我们新疆有最好的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那种欺骗消费者无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一定是促进消费者成熟的时代。娄总提出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在未来一定会发挥好的现实的作用。这方面我们深有体会。

我们香梨集团成立了,但是现在库尔勒在做区域品牌的有0多个。这0多个区域品牌最后没有一个形成商业品牌。原来你跟他谈做商业品牌的时候没人理你,现在农民到了最危机的时候,区域品牌也到了最危机的时候,需要团结了。

我们地方政府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打造了一个叫“孔雀河畔”的商业品牌。把做到吨以上的,在各个地区能排前三名的种植大户和企业聚合起来,共同打造品牌。当然产品我们也是有标准的。

既然是联合体模式,品牌是靠品质保证的,品质是靠产品体现的,好产品是从地里种出来的。那我们对农户种植端这一块,一定要和农民形成一个联合体。

怎么与农民形成联合体模式?就是在保证农民基本收入的同时,如果品牌价值带来了溢价红利,那么这个企业要拿出20%、30%的利去反馈给农民,这样我们这个联合体模式和品牌才能做得更长久。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这个事了。

我们成立集团公司,第一个是种植端,集团从土地入手,包括土地的PH值,土地的有机含量够不够,缺什么,怎么补,这个靠农民自己来做是做不成的。第二个质保安全性,也需要集团去做。第三个未来我们的栽培模式要机械化。第四个我们搞循环利用,把有机质全部还田。第五个我们种的所有这些东西要利用大数据、建设物联网,让消费者看到。再加上保险和金融支撑,构成农业前段的一体化。这里的核心是和农民,品牌价值红利一定要返给农民,这就是我们未来联合体模式主要的核心。谢谢!

吴为:不错,刚刚盛会长已经完整的把联合体模式的事情呈现出来了,正在往下实践。孔雀河畔,值得消费者期待,通过他就能把我们整个的产业带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把我们品质各方面都管控起来。我们也希望这种探索,未来能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抓手,让多方共赢。首先是消费者赢,政府赢,农民合作社也赢。我们期待。

下面我们有请《品牌农业与市场》总编梁总,梁总《品牌农业与市场》的背后是糖烟酒周刊,拥有一个庞大经销商资源,杂志只是一个载体。下面我们看这个媒体也好,资源载体也好,怎么去支撑联合体的落地。下面有请梁总。

梁剑:我是《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的梁剑。

参加今天的大会确实感觉到很温暖,也很欣慰。我记得、年我们在筹办《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的时候,当时在整个行业里面讲品牌农业的很少,只有娄向鹏老师和他领导的福来在做这个事,很少的专家和机构在讲这个品牌农业、理念和模式。短短的4、5年过去之后,品牌农业已经成为国家的共识,也写入了一号文件,所以,参加这次大会感到很温暖、很欣慰。

最初在做杂志的时候,我所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