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药膏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1.html7月28日上午,扶沟县固城乡瓦岗村下起了大雨。57岁的瓦岗村党支部书记杨更良立刻穿好雨衣,去了大堤。他说,我们这儿的河叫跃进河,平时一点水都没有,现在水已经到了河堤。距离大堤还有米,他停下说,现在脚踩的地方是扶沟县、鄢陵县和西华县的交界处。跃进河流经三县,瓦岗村正在修建的河堤在西华县界内,但为了抗洪,大家都不分彼此。大堤上,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近30个村民正在给新建的河堤盖防水雨布。“我们这儿的土是沙土,比较疏松。水位一旦上涨,大堤就可能垮掉,再加上现在正在下雨,所以必须加一层防水雨布。”杨更良说。固城乡乡长朱晓菲说,我们一边要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也要保证跃进河的流量。原来,跃进河的主要任务是给贾鲁河分洪,流量必须确保每秒至少30立方米。49岁的村民翟勇杰,已经在大堤上干了好几天。他说,为了村子,为了大家,我们都是自愿上堤,希望能奉献些力量。他边说边把一袋土扔到防水雨布上。此时,风雨越来越大,大家干得也更加起劲。杨更良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批爱心志愿者给瓦岗村拉来了一车物资,他便匆匆赶往村委会。沿着瓦岗村负责的堤段向下游走两公里,就到了立岗村负责的堤段。65岁的胡同堂正骑着一辆电动车,经过一段泥泞小路,准备回家吃饭。他说,这是水火无情的事,咱老了也要添把力。副乡长赵金峰和立岗村党支部书记胡振扬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四五天。胡振扬说,我们负责的这一处是险工险段,这里正准备修第三道防护堤。四天前建的第一道已经被水淹了,第二道修了米,多人干了一天一夜,现在还得抓紧把第三道修好。到了中午饭点,空气中都是香味。“我们今天的饭是个热菜,煮的鸡肉,再来个馍,管饱。这些饭是我们这里的小学送过来的,村民也把自己家的煤气灶搬来给大家煮饭。”赵金峰说。大堤上二三十个人正吃着热饭,其中一个村民说,前几天俺们天天吃方便面和火腿肠,吃了一两百箱,都吃恶心了,现在吃点热饭,暖和啊。(本报记者王东亮实习生于涛文/图) 蔬菜之乡忙自救 扶沟县是我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7月29日,记者来到蔬菜之乡柴岗乡了解温室大棚受损情况。柴岗乡长年种植00多亩蔬菜,其中大棚蔬菜有多亩。在这次洪灾中,几乎所有的大棚蔬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梅桥村有1多亩日光温室大棚,有的彻底坍塌,有的梁柱折断,有的墙体被泡出了大洞。梅浏柱今年50多岁,他家的两个大棚一个全部坍塌,另一个部分坍塌。村监委主任梅松涛说,多米长的大棚建起来投入七八万元,如果拆了再建,花费几乎是新建大棚的两倍。在一座受损较轻的大棚边,村民梅新合正在接线准备把大棚里的水往外排。他的两亩多大棚,去年毛收入有七八万元。现在把大棚里的水排干,还要再晒晒地,也不知道能种些啥,收入大受影响是肯定的了。村民梅援越种了5亩多大棚,大棚里的黄瓜、苦瓜、豆角全部被淹死。正常年份仅黄瓜就能卖00多元,今年只卖了多元。村民梅金店大棚里的黄瓜刚开始结就全淹死了,他的大棚发生坍塌,需要重建。梅桥村村支书梅根清告诉记者,全村大棚塌了一半,剩下的有的墙出了问题,有的柱子断了,各种毛病。临近梅桥村的两坡村日光温室大棚也在此次洪灾中受损严重。村民张金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满怀希望建了一个棚,结果一场洪灾大棚基本报废。有几户村民为了省工,自己亲自干。去年建好的大棚刚收了一季黄瓜,就在洪灾中被毁了。记者看到,一片12座在建大棚里仍有很深的积水,每座大棚都出现各种问题。两坡村村支书杨得福对记者说,这些建大棚的地,都是五年租金一次交清。建这样一个内径米的大棚需要十三四万元,现在拆了重建更是一大笔投资,因为人工很贵。不过,大棚的收益的确不错,他去年一个棚净收入在5万元左右。如果能挺过这一关,一切都会好起来。采访中,乡宣传委员罗春艳一遍又一遍告诉村民,乡里已上报灾情,灾情初步统计上报有关部门后,专业团队会来进行损失评估,一定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张长江是乡蔬菜办主任,他说,蔬菜产业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一定要保护好农民的种菜积极性。各级部门一定要大力扶持,尽快帮菜农恢复正常生产,让蔬菜之乡更快更好发展。(本报记者王东亮巴富强实习生于涛文/图)责任编辑:戴晓涵审核:孙雅琳监审:马育军往期推荐 8月起,疫苗接种有新变化.8亿元用于防汛救灾!新疆→扶沟,倾“馕”相助里目击浚县王庄镇村民撤离:依依不舍离家园洪水退却后,村民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家园?我们还能做:网络直播新媒体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宣传片专题片微电影联系-点个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