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都没有晚年这一说,无数农民这一生,都为这片土地劳累而终,周而复始。 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热爱真的不一般,他们没有退休金。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守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直在田间勤勤恳恳的工作。 近日河南的农民焦急如焚,田间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因为1,2个月没有下雨,种下的玉米,一直长不出来,到了该种花生的季节,花生也种不了。 近日河南位列全国高温榜前五,河南郑州的温度已经狂飙到45.4℃。 河南不仅高温干旱,还连续57天没有降雨,相比广东连续几个月阴雨绵绵,真的是涝的涝死、旱得旱死。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表示:“河南的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减少70%,造成土壤湿度偏低,目前达到了中旱,重度干旱还有特旱的范围。” 骄阳似火,放眼过去,本该绿油油的田地,如今却一片死寂,地面上满是裂痕,干涸的土地期待能久旱逢甘霖。 难道要像《西游记》一样,等鸡啄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火烧断了锁,方可下雨? 农民靠天吃饭,奈何天公不降雨,地面干旱没有水分,水浇了两天,地面又裂开了,要浇第二遍。 如果玉米没有长出来,就要一直浇,如果长时间没有长出来,就要重新种。 农民拿着温度计测量了一下土地,地表温度高达50℃,一些农民无奈之下向老天求助,祈福秋季能够风调雨顺。 河南扶沟县的村民,顶着40℃的高温浇水抗旱,但是经常这块地没有浇完水,那一块地又干旱了。 扶沟县村民王四青表示:“这样的高温天气,最多顶10天8天,不降雨的话,还得继续浇。” 农业公司董事长表示:“承包韭菜基地10年来,没见过这样干旱的情况。”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有着“大国粮仓”的美誉,不论是乡镇人口数量,还是耕地面积,河南都名列前茅。 面对极端恶劣天气,为了保卫粮食,农民伯伯没日没夜在田间忙碌,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早已湿透,吃住都在田间,最后累的睡倒在田地。 河南农户时女士表示:“井水抽干了村民们就抽河水灌溉,不浇水玉米长不出来,就会烂在地地里。” 一万斤的麦子才够交一年的学费,等60,70岁的老人走了,谁还会对土地有这样子的热爱和眷恋。 种地更多的是农民的一种信仰,丰收的喜悦会掩盖一切,毕竟一个月才挣,元,而且生活也没有什么保障。 为了抗旱,农民买一个水泵就要元,打一个井就要元,一下子就花了元,关键麦子才卖了多元。 河南干旱,但是农民也不能私自打井浇地,要经过上级部门的同意,方可造井。 有农民在自家造井浇地,被农管罚款10万元,还可能面临两年有期徒刑。 有的农民排队排两天,才排到山泉水,山泉水一小时要50元,一亩地需要3个小时,也就是元。 挣不挣钱已经无所谓了,农民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土地,毕竟这种干旱天气,每天都需要浇水。 有网友感慨:“明明种地辛苦还挣不到钱,为何他们还死守这片土地。”这或许就是一种信仰,他们终其一生,都热爱这片生活过的田地。 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央媒质问河南相关负责人:你们能够尽什么样的全力,给农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表示:“第一,抓好抗旱的播种,充分发挥机电井的作用,对机电井进行排查和维修。” 杨文涛表示:“第二,做好抗旱保苗,抓紧组织灌溉,保护禾苗快速生长。” 很多网友质疑,河南那么干旱,为何不进行人工降雨? 其实人工降雨也是需要条件的,增雨需要云层足够厚,云中有足够的水气,才能进行人工增雨。 网友觉得:“都干旱成这个样子了,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进行人工降雨,不能耽误农时。” 但是没有云层,再怎么创造条件也无济于事。 气象部门回应了,会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目前河南财政已经下达3千万抗旱资金,用于农民抗旱护苗。 雁过拔毛,拨的一根毛不剩,万真正能分到农民的手中,能有多少呢? 最怕万下来之后,村地头又多了几个水泥墩子,农民连一根老冰棍都分不到。 有网友表示:“作为河南人,四十多年了,一分钱都没有见过。” 还有网友表示:“农民伯伯太难了,一边抗旱一边背锅,抗旱已经很累了,心意领了,钱还是收回去吧。” 还有网友调侃:“河南很大,大到是中国粮仓,河南很小,小到没有一个。” 万抗旱资金,能不能分到农民的手中,大家都在监督着,河南全省不能播种面积达到万亩,真的是不容小觑。 年,河南全省有万人,万抗旱资金,就算分到农民手中,也是杯水车薪。 不如降低柴油价格,降低农业用电价格,这远比万抗旱资金更有意义。 如今在田地的农民,很多都是老人家,炎炎夏日,他们顶着高温在田地间工作。 不如多安排几个急救车巡逻,农民伯伯年纪大了,热射病有可能说没就没了。 呼吁相关部门增加农民伯伯的灌溉补贴,真正做实事,做好事,造福于百姓。 6月15日,河南干旱多日,终于下雨了,农民伯伯对天磕头,引人泪目,真的是久旱逢甘霖!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真的不容易,河南终于重见天日,可以看到泥土的芬芳。 种地真的是靠天吃饭,所以风调雨顺对于农民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