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禁忌的饮食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1/6159933.html近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为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发布会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 刘友宾首先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01 年生态环境部承办两会建议提案全部办结 年,生态环境部承办“两会”建议提案件,包括建议件、提案件,其中牵头办理件,已全部办结,继续实现主办件沟通率、按期办结率、代表委员满意率三个百分之百。 02 生态环境部等6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 日前,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年)》,从6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安排,部署了十大专题行动。六部门将定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熟模式,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 03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核心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年,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2.3%,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高于73%的任务目标;纳入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整治专项行动的10个重点断面完成消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试点城市均已初步完成监测、溯源工作和部分项目整治;累计完成滨海湿地整治修复公顷(目标公顷);整治修复岸线公里(目标70公里),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刘炳江介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均全面超额完成。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比年上升5.8个百分点(目标3.3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比年下降28.8%(目标18%),均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要求。全国6项主要污染物PM2.5、PM10、O3、SO2、NO2、CO平均浓度同比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8.3%、11.1%、6.8%、9.1%、11.1%、7.1%。其中,O3浓度自年来首次实现下降;NO2浓度在连续几年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明显下降。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媒体问答 央视新闻:生态环境部对今年以及“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何考虑,是否有硬性的指标来约束,是否有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刘炳江:“十四五”期间,会编制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关于目标设置,仍坚持PM2.5和优良天数两个指标,初步考虑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10%,相当于未达标城市要下降15%;优良天数比率从87%提高到87.5%,扣除疫情影响后,相当于从84.8%提高到87.5%,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关于年目标设置,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0.5微克/立方米,达到34.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85.2%,空气质量仍是要求持续改善的。每日经济新闻: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逐渐在减轻,但是臭氧浓度却呈整体上升的趋势,有声音认为是PM2.5下降导致了臭氧上升,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现阶段我国臭氧污染形势究竟如何,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措施来推动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 刘炳江:O3已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O3浓度近年来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科学研究表明,不存在PM2.5浓度下降、O3浓度必然上升的因果关系,近年来我国O3污染的根源还是NOx和VOCs两项前体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过于集中造成的。我们将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O3污染治理短板,坚定不移地推进NOx和VOCs协同减排,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推动PM2.5与O3浓度共同下降,实现协同控制。 南方都市报:散煤治理是能源结构调整中一块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目前的治理进展如何?还有一些群众反映清洁取暖烧不起,请问生态环境部怎么看,下一步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是否会进一步扩大? 刘炳江:发改委、能源局、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团结协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气定改,以供定需,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取得积极成效。截至年底,2+26城市和汾渭平原累计完成了万户散煤替代,相当于减少散烧煤五六千万吨。散煤治理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多赢的,会继续推进,正在配合财政部研究扩大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过,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生态环境部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推进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 刘炳江:“十四五”时期,我们突出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指导各地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牵头制定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突出源头控制、系统控制。二是严格控制增量。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产能置换要求,严控新增量。三是加强存量治理。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推动电代煤。在交通领域要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轨道化、电动化和清洁化的水平。 路透社:近日有消息传出,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出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并将设立气候变化事务办公室,请问该消息是否属实?如果消息属实,解振华特使将发挥哪些作用?生态环境部承担什么责任?对中国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意味着什么? 刘友宾:经中央批准,解振华同志担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特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领域工作,曾担任中国政府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顾问,主持我国加入《巴黎协定》谈判。此次任命,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致力于与国际各方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体系。生态环境部专门成立了气候变化事务办公室,为特使履职提供支撑保障。 新京报:春节期间发生大规模重污染过程,想问一下具体原因是什么,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炳江:重污染原因很清楚,第一个就是大量不可中断工序的钢铁、玻璃、焦炭、耐火材料、石化、电力等企业仍在持续生产,尤其是采暖都停不下来,排放量很高。第二是极端天气条件。针对三天的重度污染,我们已经提前启动了重污染应急。重污染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给我们很大的警示,还是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对高排放行业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强化监督。在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地区还是要着重用力。“十四五”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 大众网:“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重难点在哪些方面? 刘炳江:第一个是科学制定“十四五”各地的重污染天数下降指标,严格考核。根据各地形成重污染的成因不同下达不同目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第二个是标本兼治,强化治本措施。继续实施“十三五”期间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三个是科学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积极治标。重污染应急已经是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打法,比较有成效。“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指导地方做好重污染应对工作,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大家共同努力,把人为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尽可能地消除掉。封面新闻:东北春季的秸秆焚烧造成重污染的现象多次发生,今年生态环境部针对这一问题有何对策? 刘炳江: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卫星监控等科技手段,监控各地尤其是东北地区,焚烧秸秆的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适时派专业团队赴东北地区开展秸秆禁烧督导,并组织地方气象、农业、环保等部门开展会商,强化不利扩散条件下的禁烧管控,规范有利扩散条件下的有组织焚烧;加大支持力度,大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广成功模式,尽可能把利用率提高,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导致重污染天气的问题。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山东一家环评公司唯一一名环评工程师4个月负责编制了63本环评报告书和本环评报告表,有评论认为这种环评成了形式主义,环评师的这种行为也成了“签字机器”,请问生态环境部如何评价此事? 刘友宾:生态环境部坚决反对环评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如果发现存在环评质量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环评文件质量问题,坚决打击环评文件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行为,年以来,我部对全国环评业务量的监控工作实现制度化。全国累计对家单位和人实行失信记分;将31家单位和17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实施限制和禁止从业的惩戒。 中国青年报:从年-年汽车保有量从1.63亿增长到2.81亿,增长了一个多亿,但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也下降了,是否意味着机动车排放量并不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刘炳江:我们对重污染进行了大量科学监测和分析,重污染发生过程——空气质量从优到良,轻度,中度到重度,持续重度,拉抬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即NOx转化成硝酸盐。尤其北京特别明显,硫酸盐基本上不动,主要是硝酸盐拉动。现在看来,NOx已经成为减排的重点,也就说是因为前期燃煤治理卓有成效,当前汽车的排放问题更加凸显。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重点。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年春节北京出现了三天的重污染天气,明年是冬奥会也就是在农历新年期间,距离冬奥会不到一年的时间,生态环境部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冬奥会期间的大气质量? 刘炳江:我们会借鉴以往成功经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各项大气污染治理任务。指导各地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和企业污染深度治理等工作,有序推动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各种形式的一刀切。二是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对赛区近年来大气污染特征及传输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明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赛区大气形势进行中长期预测研判,做好监测预警,动态更新。三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推动扎实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重点行业应急减排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四是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和污染源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 北京青年报:近日,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居民匿名举报环境问题遭污染企业报复,经查明是内部人员泄露举报者个人信息。请问生态环境部对此有何评论? 刘友宾:事件发生后,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生态环境部已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通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遵守案件调查要求和程序,将办理好投诉举报案件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对违纪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护短,绝不姑息。 来源:生态环境部 01 全省排污单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早知道!排污管理(第二期)02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张霖琳对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调研 03 书记(市长)谈生态环保|李智远: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水环境高水平治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