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实验小学周凤丽 23日晨,挤过来来往往的车流,我来到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第二天的班主任培训。 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王茝教授为我们讲授《班主任素质与礼仪》,王教授以在党校关于愚公移山的发言作为开场白,精彩的开场白,赢得台下掌声雷动,大家立刻喜欢上了这个严谨而又接地气的教授,王教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员“活跃的思想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接着王教授从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礼仪三个方面为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课过程中,王教授旁证博引,经典诗句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大家的思维跟随王教授在师德的道路上一路欢歌,三个多小时悄然而逝而浑然不觉。王教授是位高校教师,也是一位党员,从其言谈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识渊博,有教育情怀,为人正直、善良,遇到强势而不屈服的师者形象。王教授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教科书,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践行。 王教授告诉我们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是丰富多彩的,是生动有趣的,比着农业者、牧业者的劳动对象是高级的。这句话引起我的思考,在平时写作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把教学生比作在牧场放牧,把学生自由的学习比作羊儿自由自在的吃草。这种写法很有情趣,又生动形象,赢得了许多老师的赞赏(包括我自己)。但是今天从王教授讲的劳动对象高低之分来看是不恰当的。教师只实现了把学生从看做知识的容器到吃草的羊儿转变,只是观念上把学生从实物上升到动物的转变,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鲜活的、高级的个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的转变上我们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我也是一名党员,从王教授讲座中我窥见了自己的不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一定会谨记王教授教诲,无论是从职业素质还是职业礼仪上都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在生活中传播正能量,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去践行师者的含义。 下午为我们讲课的是安徽亳州特级教师吴守涛老师,他的《班级文化品牌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从酒文化中获得启发从而研究班级品牌文化,他围绕班级文化出现的问题、意义、目标、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吴老师的讲解让我这个站在班级文化门槛上的班主任恍然大悟,原来班级文化还有如此深刻的内涵,我在班级文化管理方面还只是个懵懂的孩子,班级品牌文化构建原来可以这么做! 反思自己在班级文化管理,无论是班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还是班级文化建设我都在做,但是做得不够深入、细致,例如没有班徽、班歌、班旗等标识性的东西,究其原因,关键是我内心没有品牌意识。思维的转变是我本次听课的最大收获,班级文化的构建者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水和温度,学生是班级文化的种子,只要条件成熟,让班级文化自己“发芽”。有了班级文化品牌建设的法宝,我还真有点期待早日开学,进行牛刀小试呢! 所有的努力只为遇见,感谢今天遇到的大咖级别的王茝教授,吴守涛老师,你们高屋建瓴的思想犹如高山之巅的阳光照亮了我踽踽前行的教育之路;感谢扶沟县教体局师训科,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感谢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老师的热情招待,是你们让我在学习中住食无忧;感谢休息之余遇到的老友,你们用话语温暖和惊喜了这个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