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注定是个丰收的季节。新疆的农场连队,一片片XUE白的棉花,等待采收;一块块满地摆放的金蛋子,错落有致,那是收获的果实。 也就在金秋,农场人的心才稍稍放松。望着丰收的棉田,有遗憾,某个技术措施没有到位,影响了产量;全程管理,没有失误,今年,棉花产量又可以创新高。 黄小英在这个金秋的季节,到了农场连队,见证20多年后又一次看到农场连队“三秋”的景象。 严格上说,黄小英是在新疆旅游,顺路看一下当年拾花的连队和她的姨妈,还有她一直都不能忘记的那个他。 本来打算,到新疆的北疆、南疆旅游一个月,再到新疆农场连队转几天。赶上了疫情,回不去了。 上世纪年,黄小英随同河南扶沟一行30余人到新疆农场连队拾花。那年,黄小英和母亲DI一次到新疆,看到一个职工要管理60亩地,很是好奇,也为新疆一个人种植这么多的地,感到一定富有。 那时,农场连队还没有采棉机,种植出来的棉花都要从内地接人人工拾花。每个种植户种植的60亩地,靠自己根本就没办法完成拾花任务。 从内地接人拾花,是新疆农场人完成“三秋”任务的BI备条件。黄小英和他,也就是一个农场连队种植户,一个叫张磊的小伙子,有了接触,擦出火花了没有,有没有爱情不知道,她和他,他和她,互相之间都有好感,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张磊种植的60亩地,是黄小英一行人服务拾花的对象。那年,全程拾花每公斤籽棉付报酬1元,按照一个拾花工完成8亩地拾花任务,黄小英一组30人被分配到不同的种植户地块。吃饭还是一块吃,住也是一块住,一起拾花,只是到谁地里拾花,种植户供应水就行了。 张磊没有成家,看到黄小英的美貌所打动:瘦高个,瓜子脸,大眼睛,皮肤白白的,一头长发,被黄头巾严严实实裹住。 那天,张磊买了一包烟给连队带队干部说:“那个围黄头巾的,人长得挺漂亮,打听一下,看成家否。” 带队干部说:“咋的,你看上她了?行!我帮你打听。” 一连几天,带队干部都没有回话,把张磊着急的。 也是在一个下雨天的下午,带队干部找到张磊说:“打听了,此女子叫黄小英,今年23岁,还未成家,和母亲一起来拾花。” 张磊说:“有没有对女孩说我的情况?本人身体健康,25岁,退伍军人,父母健在,还有一个姐姐,已经成家。” “这哪跟哪嘛,刚打听就要介绍,就这我还是打听别人带队的工头,后面再慢慢打听吧!”带队干部有点不耐烦地说。 “还是得你帮我,后面我请你吃饭。”张磊许愿。 黄小英拾花快,每天都是公斤以上。其实,农场拾花就是个坚持时间的问题。下地早、出地晚,中午吃饭不耽误时间,抓紧每时每刻时间,拾花成绩就上来了。黄小英正是抓紧每时每刻的时间,每天才有公斤以上的成绩。 张磊盼着赶快轮到他地里拾花,好和黄小英接触。张磊和黄小英哪能好接触,无非就是到他地里了,帮助背个花苞,时不时地把水送到跟前,问渴不渴,让喝水。献殷勤,旁人一眼就看出来。 送水频繁了,旁人就说:“我也要喝水,赶快把水送过来。”张磊每次听到这话,都有点脸红。 每次看到张磊送水过来,黄小英旁边的姑娘就说:“小英,地主又来送水了,喝水撒尿耽误拾花呀!” 张磊脸红,每次都要先送姑娘喝水,然后送给黄小英喝水。 过秤的时候,张磊要提前到黄小英这帮助背花,黄小英起初不愿意让人帮忙。包太重了,过秤点又远,实在是背不动苞,后面只能妥协了。 给黄小英介绍对象DI一个反对的是小英的妈。“小英我告诉你,不准你在新疆找对象。好好拾花,啥都不要想。”小英妈严厉告诉小英不准找对象。 也是后来小英妈一起拾花玩得好的人给带队工头说,小英妈不愿意小英嫁到新疆,新疆条件太艰苦了。新疆的天气温差大,干活累,再说,小英一个人嫁过来,也不放心。 后来,连队带队的给张磊说,黄小英的母亲不愿意这门亲事,你就好好干活吧,啥也别想了。 要说黄小英愿意不愿意呢,小英也说不准,对张磊还是有好感的。 八月十五照例种植户几家要买月饼,给每个拾花工送月饼。张磊负责发放月饼,等到给黄小英发月饼时,另外又给了水果。小英不要,张磊硬给,推来搡去几次,一旁姑娘看不过了,顺手拿给了小英。说:“你不吃可以拿回去给姐妹们吃嘛。” 小英知道,这水果不是拾花工人人都有,是张磊掏钱特意给小英买的。 张磊处对象黄小英的事,在连队传开了,在拾花民工中大家也早已知道。张磊帮助黄小英背花苞、送吃的也在大家眼中成了正常,只是黄小英的母亲,还是不待见,多少还是有点阻拦。不过这项活动都是躲着母亲做的,黄小英也惧怕母亲,也怕母亲遇见。 “张磊,你就别为我做这么多事了,我妈不愿意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黄小英说。 “花苞太沉,我怕压坏你了,没事,帮你是我愿意的。”张磊说。 “我怕欠你情太多,不好还,还是别帮了。”黄小英说。 黄小英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母亲一个人供养三个孩子,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上学。 黄小英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母亲想让黄小英复读,继续考大学。黄小英看到母亲太辛苦,说什么也不复读了。母亲要到新疆捡棉花挣钱,黄小英也一同来拾花挣钱。 农场连队青年人多,不管生产工作忙不忙,那个年代,晚上都要举办舞会,一些年轻的拾花工也应邀参加。 会议室内,一台录音机,音乐响起,会跳舞的带动不会跳舞的。年轻的拾花工多数不会跳舞,也扭捏不敢跳。 黄小英的妈DI一个的反对小英参加这样的舞会。男女搂抱在一起跳舞,成何体统,有伤大雅。 后来,年轻的拾花工都去跳舞,不让小英去,小英明显对母亲不满。表现在不好好拾花,对母亲态度生硬,没有了往日的高兴,每天看起来都是郁闷。 母亲希望小英好,也希望小英幸福,阻止小英去跳舞,好像阻止了小英的幸福。母亲有时候常常自问:难道哪做得不对吗?再后来,母亲也就放任了,不再管小英一些事了。 小英又有了往日的欢笑,拾花成绩也上来了。母亲感叹,女大不随娘意呀!但有一件事是JUE对不能做的,那就事在新疆找对象成家。 张磊看到黄小英来会议室了,主动上前邀请跳舞。 “我不会跳,怕采了你的脚。”黄小英说。 “没事,我慢慢教你,很好学的。”张磊很耐心。 要说年轻人还是学得快,黄小英几次就学会了。黄小英身材好,舞又跳得好,和张磊的跳舞,就是WAN美的一曲战歌。 他俩跳舞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不跳了,就看他俩跳,张磊倒没有什么,只是黄小英感觉不自在,也有点脸红。几次催促:“张磊,咱别挑了,好多人都在看着。” 张磊说:“不管,继续跳。” 深秋的夜晚,还是短暂的,本来嘛,拾花的时候想多拾花,天黑透了,还在坚持拾花,等过完秤,吃好饭已经很晚了。 生活的快乐可能就在这,本来知道生活艰难,还要寻找乐趣;生活的艰难可能也是在这,本来知道生活艰难,还要有趣的生活。 青年人的躁动,和青年人的男女聚会,那种JI情、那种渴望,谁也阻挡不住。本身忙了一天了,大家都很累,可年轻人不累。 年轻姑娘一阵打扮,扯下棉花地包裹严实的头巾,换上蕞心仪的服装,脸上抹上当时蕞好搽脸油雪花膏,镜子上反复照了好多遍才出门。小伙子早早地在会议室等待,等待漂亮的姑娘跳舞。 黄小英病了,高烧39.8,连队吃药、DA针几天了,都没有见好转,医院住院ZHI疗。 连队带队干部对张磊说:“你的花一遍也拾完了,蕞近也没啥事,你就负责黄小英住院期间的照顾,包括一日三顿饭。” “保证完成任务。张磊行了个军礼。”张磊高兴,能QIN自照顾黄小英是巴不得的事。 医院不远,张磊在家做饭,每天调剂着做好三顿饭送去,每次吃完饭都要征求黄小英的意见,问下顿想吃啥饭。 黄小英每次都说:“随便做点都行。” 张磊似乎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每次做饭送饭都是一场战役,而这场战役一定打赢。 医院没有食堂,医院外吃饭,或街上买或家里做饭吃。张磊就在家里做饭,认为家里做的饭可口。 医院的zhi疗和张磊的精心照料,黄小英很快退烧。黄小医院,只是看到有人照顾,病情在好转,也没在说什么。 住院5天时间,黄小英了解了张磊的家庭和张磊的经历,以及张磊的为人处世。认为张磊心眼好,心细,还是个上进的青年。 出院那天,张磊领着黄小英街上转了一圈。每进一个商店,都要问需要点啥,而小英都说,啥也不需要,不用破费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张磊问:“想吃点什么?” 小英说:“吃碗牛肉面吧!” “那太随便了吧!”张磊说。 “不想吃太油腻的。”小英说。 “也行,刚出院不想吃油腻,就牛肉面。”张磊说。 吃完饭后,刚好碰到战友街上买东西。 “老战友,你也在团部转呢,一会用你的车把我和小英送到连队。”张磊说。 “这姑娘长得挺好看的,不会是你对象吧!”战友说。 “不是,是内地来单位拾花的,有病住院刚出院,我把她带回去。”张磊说。 让战友开车把黄小英送回连队。经过住院期间的照顾和前面的接触,大家也都认同了这层关系。黄小英的母亲也没有过多的干预,张磊和黄小英正常的相处。 小英的小姨,多年前从河南到新疆农场连队当职工,对小英妈说:“张磊这娃可以,连队威信挺高,他父母都是职工,也是老实人。让小英找张磊,张磊不会亏待她的。” 小英妈说:“她爸去世早,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也不想让小英外嫁到新疆。” “这都啥年代了,你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好吗?现在新疆确实生产工作困难,新疆地多人少,肯定以后能挣钱,也能发展。”小英小姨说。 张磊工作挺忙,几家种植户都是互相帮忙,你家拾花我去帮忙,我家拾花你来帮忙。张磊在的话,几家过秤都是张磊过秤。那天,小英住院,也是停下给别人过秤,专职伺候小英住院,还要时不时的回连队看能给种植户帮上啥忙。 医院、连队两边跑挺累的,每次都说:“真是过意不去,医院,让你受累了。” 张磊都说:“我年轻,累不着。” 一个下雨天的休息日,小英小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叫来了张磊,小英、小英妈自然也在。 小英小姨说:“雨天休息日,没别的,就是吃个饭,年轻人相处以后咋样,那是以后的事,无论以后成也好不成也好,一切随缘吧!今天就是吃个饭,聚一下,没别的意思。” 小英小姨说这话,不知道是和小英妈提前沟通好,委婉的拒绝,还是真的以后看两个年轻人的发展,张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连队“三秋”工作是紧张的,拾花工照例天不亮下地,天黑透出地,为的是多拾花,多挣钱。 小英心情好,劳动竞赛每次都可以获得奖励。 张磊也像往常一样为小英背花苞、给小英准备好吃的。送个西瓜、送点水果都很平常,婉如一对小情侣。这种好的事态发展,应该以后都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忽然一天,小英妈接到电报:“母病危、速归。”电报是小英的舅舅发的。 小英妈对小英小姨说:“我得赶快回去,小英也要走,你就不回去了,记得把我和小英拾花工钱结清。” “小英也回吗?”小英小姨说。 “一起回,小英在这我不放心。”小英妈说。 小英小姨想:俩年轻人正火热,这回去了,不是歇菜了吗。 通知张磊说是小英回内地,还是小英的小姨说的。张磊看走得比较急,也没啥好送的,下午找了几个人,在地里拾了几十公斤棉花,连夜到团部店里轧了皮棉。 di二天一早,送小英、小英妈走的是张磊和小英小姨。 张磊说:“我轧点皮棉带上,留作纪念,记得常联系。” 小英说:“好的,我一定常联系。” 小英眼里含着泪花,不停的抹着眼泪,不肯正面对着张磊。 “姨,小英一路顺风。”张磊说。 后来知道一些小英家的事,还是小英的小姨告诉张磊的。 小英和小英妈回家后,没多长时间小英的姥姥就去世了。小英也没有复读考大学,因为小英人长得漂亮,提亲的人家很多。 CUN长的儿子是包工头,在村里有钱有势力,架不住村里有头脸的人提亲,小英妈答应了。 小英从小就听父母的,也算是乖孩子。父亲早就不在了,本身就是单亲,也不想给母亲添堵,于是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为此事,小英专门打电话给小姨说,转告张磊,对不起张磊,忘了她吧! 小英小姨对张磊说:“小英嫁给CUN长儿子,吃喝PIAO赌样样占全,还公开把女人带回家,闹了好多年才离成婚。” 小英儿子今年才考完大学,这么多年辛苦照顾儿子上学,就想着放松一下自己,带着儿子到新疆转一圈,这不才和儿子南北疆都转了一圈,顺路也想看看你现在过得咋样。 本计划在这转几天就回去,谁知道8月份,新疆开始疫情,整个回不去了。 小英知道张磊现在是连队连长,工作也忙,只是打听张磊的情况,也没说是要见一面。 小英小姨还是在家里安排了一顿饭。疫情期间,团部饭店都关门,只能安排在家里。参加人有张磊、小英、小英儿子及小英姨父。 张磊说:“你还好吧!” 小英说:“还行!” “你呢?”小英说。 “也行!”张磊说。 “你的那位还好吧。”小英说。 “还行,女儿上高中,明年考大学。妻子在城里陪女儿读书。”张磊说。 “现在农场连队种棉花,全部实现机械采摘,亩地几个小时就采摘完。人工不费什么力。”张磊继续说。 “新疆现在真好!”小英说。 张磊和小英姨父喝酒,小英、小英儿子、小英小姨喝的是饮料。 小英姨父说:“张磊,慢点喝,别喝多了。” “没事,我还可以。”张磊说。 那天,张磊喝了很多的酒。醉了。还是小英的姨父把张磊送回连队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