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16.html 一、睢中春秋 (一)出生于民族危难之际——豫东学府 年黄泛区图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扒开黄河花园口,使豫东成为中日拉锯的战场,黄泛区以东为日占区,以西为中国统治区域。国民党政府于年4月在中方黄泛区创办“第七行政区扶沟临时中学”。不久,改名为“豫东游击区扶沟联合中学”,设在扶沟县城内黉学旧址。该校建立后,豫东20余县(包括现在的开封、商丘、周口三地)日占区青年,纷纷到此求学,豫南、豫中的学生也不少,名副其实的“豫东学府”。 (二)成长于敌后办学之时——豫皖苏边区第一中学 年,日本发动战役,攻占扶沟等地区,扶沟联中迁至项城县水寨袁张营村,继续办学。年11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往睢县,校址在城内东街萧曹庙(今实小校址),改名为“河南省立睢县中学”。解放战争时期的年,由于敌我处于“拉锯”状态,睢中于5月迁往陈留县城。9月底,学校又迁往开封市,高中部设在省府西街路北,初中部设在惠家胡同,租民房上课。淮海战役爆发,睢中随河南大学南迁江南,不久返回开封。年10月,开封第二次解放,睢县中学被编为“开封市第十四中学”。11月初,河南省省长吴芝圃到校开会,动员学校迁回睢县,11月底,该校迁回睢县。年秋更名为“豫皖苏边区第一中学”。 办学不止的流亡中学: ①年4月,扶沟联中在扶沟文庙成立 ②年10月,迁至项城袁张营村(袁世凯故居) ③年11月,迁至睢县萧曹庙(今实小) ④年5月,迁至陈留 ⑤年7月,迁至开封省府西街 ⑥年秋,迁至江南 ⑦年10月,迁至开封 ⑧年11月,迁至睢县 (三)光大于新中国诞生之初——省七所重点中学之一 1.合并光大 年12月,在睢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河南省立睢县中学”首先与“豫东中学”合并,又将“睢县县立初中”、私立“礼义中学”合并到睢中。年,恢复“河南省立睢县中学”,属河南省教育厅管辖,是当时省立7所中学之一。 2.合并学校简介 ①“豫东中学”是年7月1日在太康县北武旗镇成立的新四军随军学校。建校宗旨是为豫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培养干部。年9月,“豫东中学”迁往睢县一带。当时商丘地委、行署设立在睢县,“豫东中学”也搬到睢县城内(现睢县高级中学校址)。 ②“睢县县立初中”,创办于年8月,设在儒学粮仓及洛贤祠旧址(睢县百货公司),学制三年,校长程中元。年5月,日冠侵占睢县城,学校被迫解散。年日伪县公署主持复校,张润清任校长。 ③睢县私立初中“礼义中学”,是年创办的,设在城内袁家祠堂(今睢县教委),校长袁业济,4个教学班,学生人左右。 (三)壮大于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年粉碎“四人邦”后,学校开始走向正规。年全部为高中班。以省为单位恢复高招考试,学生约人参考,被高校录取近40人,给高中毕业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年体制改革后,学校更名为“睢县高级中学”至今,校党支部升格为校党委会。年左右,睢中在北湖西岸建设新校区,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年,睢中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年被清华大学确定为自强中学(全国仅有15所)。年被清华大学确定为生源基地。年被北京大学评为招生工作示范中学。 二、睢中文脉 (一)扶沟文脉——理学肇始 年4月,扶沟联中创建于扶沟文庙。扶沟是宋代理学的重要传播阵地,北宋熙宁八年(),程颢从洛阳来到扶沟担任知县。来到扶沟后,程颢在县城创立了一所书院。为了培养优秀人才,程颢不但亲自讲学,还延请胞弟程颐等人来此讲学。一时扶沟文风极盛,从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士人络绎不绝。 (二)项城文脉——袁氏家族 年10月,扶沟联中迁至项城水寨袁张营村(袁世凯出生地)。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袁张营的一个官宦世家。袁世凯是近代枭雄,历史评价难以盖棺定论,是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但不可否认袁世凯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开封文脉——中原首府 年5月,睢中先迁至陈留,后迁至开封,后来更名为开封市第十四中学。北宋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中原趋于衰落。但有一个地区却保持这这种流风余绪,就是今天的豫东地区,虽然不再属于都城所在地,但依旧保持着强劲的文化实力。开封是北宋都城,千年来又是中原首府所在地。 (四)睢州文脉——最后的洛学 年11月,睢中迁至睢县,虽几经迁移,但仍以睢县为中心。睢中深深融进了睢州文脉。睢州是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之地,从北宋的父子状元、元兄弟三进士到清祖孙三代翰林,这里出现无数风云人物,仅明清时期就出现尚书四人(李孟旸、李汝华、袁可立、汤斌),侍郎五人(蔡天祜、李梦辰、王绅、蒋曰纶、蒋予蒲)。老睢中是清朝影响巨大的洛学书院所在地,睢中延续着洛学文脉。 三、睢中名人 (一)校长 朱纪章(—),字修亭,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曾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是学生领袖人物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在扶沟任国民党豫东游击区教育专员,兼扶沟、周口、槐店3所联中校长,仆仆奔走于省府和各地之间,为千万失学青年就学与生活请命,使扶沟等三联中能照常上课,不废学业。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商丘行政专员,并被选为立法委员,虽从政仍不弃教,兴办豫东中学。 孔羽,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年6月从河南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应河南省立睢县中学校长荆奎章之邀到睢中任高中语文教师。年3月,被任命为睢中副校长,年,被任命为睢中校长。曾任商丘地区语文学会会长。年,离休。从扶沟联中的学生到睢中校长,孔羽是睢中历史的见证人。 (二)学子 1.凤凰 魏子卿,年4月生,河南睢县人,卫星大地测量学家,毕业于睢中,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从事大地测量专业,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永舫,年8月生,河南睢县人,化学家,毕业于睢县二中(二中为省立睢中分出),年,河南省理科高考状元,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凤雏 睢中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续20余年为商丘地区第一名,培养无数人才,尤其是近几年,更是突飞猛进。 小结:睢中从诞生之初就注入了自强不息、多难兴邦的基因,汇集了中原文脉,影响力不仅仅在豫东,在豫皖苏边区都有一定的影响,睢中是中原地区教育的一朵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