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谷志方

“刘老板,你看这有机花菜,雪白、瓷实、个大,你给多少元一斤”

“你这花菜长得不错,可以、可以,一斤一块一。”

“刘老板,一块一是露地花菜,我这大棚的花菜比露地产的高出两三个等级,是超市产品,这个价太便宜了。今年你也知道,为了保住这50多亩的花菜,7月20日到23日下大雨,我和妻子4天3夜几乎没有合眼,这个价真的太低了。”

“那我再打打电话,问问。”

“正缺货,给你个一口价,一块三元一斤”。

“今年成本太大了,价格真的不合适。”

9月23日上午9点半,在扶沟县博旭农业种植基地,种植户王江华和湖北襄阳的刘老板经过八分钟的讨价还价后,最终商定有机花菜每斤1.5元。西葫芦每斤1.2元的价格成交。这一单,也是扶沟县菜农经过“7·20”暴雨后的,灾后丰收的第一单。

王江华的多亩蔬菜基地,种植有大棚有机花菜70亩,露地花菜30亩。花菜苗于7月19日移栽毕后,便经受了7月20日的暴雨,积水达到40毫米,菜苗全部没顶。王江华联系挖掘机时,全县登记在册的大中型甚至是小型挖掘机全部上了贾鲁河大堤,他又和机械修理厂的朋友联系,得知一辆小挖掘机刚刚修好,还没有接到上堤任务时,就立即与车主联系,以“要多少钱给多少钱的”价格,让他火速赶到基地挖沟排水,机器在棚间生产路中间挖了三个小时,王江华夫妇在雨中指挥了三个小时。水排干净后,王江华又立即组织员工浇“雨后水”,防止酸雨对根系的侵蚀,打药消毒、冲施水溶肥。原种植的70多花菜有20多亩淹死,他又联系了20亩西葫芦苗,连天加夜移栽,经过20多天的精心管理,苗子逐渐恢复了生机。然而,8月22日前后,又经历了一场大雨,王江华夫妇有了上次的教训,事先疏通了排水沟,和员工一起日夜值班,对70多个大棚每两个小时巡逻一遍,防止棚内积水。雨后又是新一轮的浇水、杀菌、喷施叶面肥。他和20多名员工像对待孩子一样,守护着这多亩菜地。然而,30多亩花菜还是全军覆没,天晴后,进行了补种。正当花菜、西葫芦茁壮成长时,9月4日,正当花菜、西葫芦茁壮成长时,王江华的多亩菜苗,经历了一天一夜大雨的袭击后,由于范及时,全部菜苗安然无恙。

9月8日,有机花菜结出了小拳头大的花,9月18日,西葫芦开出了第一朵黄黄的花,王江华露出了7月以来的第一次笑容,艰辛的付出终将迎来丰收的回报。

今天,第一单多斤有机花菜和0多斤西葫芦,坐上湖北的货车,明天就会端上襄阳市民的餐桌。

王江华说:“灾后补种的黄瓜、茄子、豆角,近期都会上市,基本满足附近县市的需求。”

据悉,扶沟县受灾最重的曹里乡樊家村,菜农范合生补种的茄子,于今天下午,以每斤1.18元的价格,卖出多斤,成为重灾区补种丰收的第一单。

编辑:王东亮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