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1.html 一、毛氏起源 毛姓是在周武王建立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朝之初得姓的。 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中说:“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或作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也就是说现在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的毛地,作为周文王第九子毛伯明的采邑。所谓采邑就是诸候国君将他所统辖的部分耕地分封给卿大夫,世代相传,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双隶制经济单位。周成王时,毛伯明为六卿之一,官职司空。 周武王的母弟周文王第八子毛叔郑被分封到渭河上游,今岐山、扶风一带的毛国,位列公爵,因此史书上又称之毛公。毛公的子孙在周朝世袭为卿士。其后代就以毛为姓。后避难迁到荥阳。到了西晋,南北朝以至唐代,荥阳的毛氏一直是一郡之中的煊赫大族。 毛姓本姓姬。姬姓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姓氏,因黄帝生于姬水之滨,就以姬为姓,皇帝的曾孙帝喾的二儿子后稷,各弃。弃长大后,喜欢农业,尧时让弃作了农师的官职。舜时因兴农有功,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号后稷,别姓姬氏,自此西周日益强大,成为一个诸候国,传到西伯候周文王时,大施仁政,使四海诸候归服于周。 在田海英先生的《认祖归宗》和李牧华注《百家姓》的姓氏郡望中,指出毛氏郡望为西河郡,毛氏多以西河为其堂号,如清代学者毛奇龄,自称为西河毛氏,韶山毛氏也以西河为堂号,郡望一般指某一姓氏居住在某一地区,地位最高的家族,也可以把某一姓氏及其主要分支的发祥地称之为郡望,毛氏郡望除西河郡外,还有荥阳郡,河阳郡,北地郡等,在宋代编写的百家姓中,毛排在位。在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毛姓在我国的姓氏百位排序中列76位,占中国人口的0.27%。 二、毛氏历史名人及发展 忠心佐王的毛叔郑:周初,毛叔郑辅政,使周期初年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周宣王给予毛公(毛叔郑)宣示王命的专权。 毛遂目荐:战国时期毛遂自荐愿随平原君向楚求救救赵,一番话使楚王震动,答应联手抗秦。 二毛传诗:两汉以后,毛氏住在北方发展壮大。这个时期知名度最高的当数毛亨、毛长两位经学家,毛亨西汉初人,是一位专治《诗经》的学者,河间人,相传是当时古文诗学(即毛诗学)的创始人,今本《诗经》的最早传人。毛长,赵(今河北邯郸西南)人,受学于毛亨,是毛诗学的传授者。《毛诗》是后世《诗经》的标准读本。 丑画昭君的毛延寿:西汉时期,毛姓不仅在中原,在长安也有发展,汉元帝时期出现一位画家毛延寿。皇帝命画工为宫女画像,从画中选妃,一个叫王嫱的宫女不肯行贿毛延寿,把她画得不美,匈奴单于来朝拜见元帝。元帝从画像中选了个不怎么美的王嫱赐给他。元帝发现王嫱美貌出众,追责到毛延寿给以处死,这个王嫱就是王昭君。 三国毛玠助曹建业:毛氏从春秋战国以后,有一支在河南一带。发展为显赫大族,其中毛玠就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毛玠起初投奔刘表,发现其政令不通。而又投靠曹操,曹操听从毛玠建议,年,汉献帝由长安逃回洛阳,曹操乘机迎接献帝,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候,在许昌募民屯田,发展生产,储备军用物品,渐渐发展壮大。毛玠是功高无量,被提升为幕府功曹,虽居显位,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褐鞋,把节省下来的钱赈济贫困人家。 东晋毛宝家族:西晋永嘉(-年)年间的战乱,导致毛氏南迁。据史料记载,迁入南方的毛氏家族,有西晋末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毛宝家族。毛宝一家在东晋拥旄开国的人有四个,有毛宝、毛穆之、毛安之、毛璩,成为毛氏当时有名的将帅之家。 江南毛氏家族:随唐五代时期,中原战乱,毛氏南迁,其中从江山、西安、富州、昆山等地为最多。居住在浙江衢州毛氏家庭,多推西晋豫州刺史毛宝为始祖。毛宝家族南迁后,经过数代繁衍与发展,有一支迁到信安(衢县),梁武帝时又有一支自衢州迁至江山。据家谱载,宋初毛让自三衢迁居吉水(江西),宋咸淳年毛道自吉水迁居湘乡,元朝毛宝第三十二世孙毛衡之迁玉山双溪。江山毛姓进士出身的人很多,《衢州府去》记载,毛姓从北宋宝元元年()到南宋咸淳七年()中进士的就有30人。西安(今浙江衢县,故名叫信安)人毛注,进士出身,官至宋侍御使,南宋乙丑科状元毛自如,西安翰林学士毛友、以诗闻名的毛维瞻,以经学著名的毛宏父子,以军功著称的富川毛士毅等等。 明代状元毛澄:毛澄是明弘治元年(年)癸丑科状元,被授翰林修撰,参与撰修《大明会典》。唐玄宗时期伴皇帝读经。毛澄讲礼节,心底坦荡,为人谦虚,很受同僚的看重,世宗对他既尊又怕。毛澄去世后,世宗深悼惜之,赠少傅,谥号“文简”。共基葬在太仓县城北门外,俗称“状元墓”。 清代小说评点家毛宗岗:毛宗岗,长州(今苏州)人。父亲毛纶,推崇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西厢记》。《三国通俗演义》是元未明初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平话》改编而成,毛氏父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评点,编成《三国演义》回,当时被称作“第一才子书”,大为流行。 文才出众的淅中三毛:毛先舒(-)字驰黄,钱塘(今杭州)清代著名诗人。他六岁辩辩诗词平仄,八岁能写诗,十岁能写文,十八岁出著作《自榆堂诗》,时称“西冷十子”,并为西冷派首领。毛际可(-)字会候,浙江遂安人,清代著明文学家,他在散文方面有成就。毛奇龄,字大可,萧山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康熙十八年(年)参加博学鸿儒考试名列第二,在翰林院参加明史编撰。 三、民国奉化毛氏 在众姓杂居的奉化,蒋、毛、周、任为大姓,地处奉化西南岩头的毛姓,有一祥丰南货店老板毛蓉堂的幼女毛福梅,生于年,于蒋介石在年结婚,结婚初期,蒋多次请家教辅导她的学习,关系尚好,蒋介石去日本后,夫妻关系逐渐恶化,双方时有龃龉,年蒋回乡度假,勉强与毛氏共枕,致使毛氏怀孕,生下蒋经国,年与毛氏离异,蒋年又与宋美龄结婚。 毛蓉堂,蒋介石岳父,他为人古板,招婿次年,与蒋介石发生过冲突,蒋介石发迹后,有一次回乡,毛蓉堂屈尊看女婿,但遭到拒绝后蒋感到不妥,派人到岩头村送去元大洋,以补其过。毛蓉堂有4个子女,长女英梅,长子怡卿,次子懋卿,幼女福梅。次子毛懋卿与蒋氏父子关系最密切,他在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年,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时,邀请他负责总务工作,在校期间他与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教官叶剑英、聂荣秦、萧楚文、恽代英等共产党员一起共事,对他们怀有崇高之情,尤其推崇周恩来。不久离开军校任东莞县县长,北伐胜利后,任宁波市公安局局长,兼任中国农业银行常务董事。但毛懋卿淡泊功名,退出官场,筹办宁波谨奉长途汽车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年公私合营,年周恩来邀请他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四、港台毛氏 台湾最早的居民是高山族,后来浙江,广州,福建等省土地兼并,税赋繁重,致使一部分无法生活的农民迁居台湾,仅崇祯时移居台湾的就有数万人之众。台北县就有毛姓,只知道老祖宗出自西河郡,五代时迁到福建,清代由闽东迁到台北。 迁往台湾的不只是平民,还有政府派去的官吏。《新竹县志》中记录了一位广东博罗人毛殿飏,是康熙甲戌年()的进士。康熙四十四年()年由诏安调补到台湾诸罗县任知县,他在任期间,废除陈规陋俗,打击豪绅强暴,修建桥梁道路,作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毛姓也有在香港生存发展的。如毛伟凡,号公鼎,广东惠阳人,香港大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他的著作有《诗学指南》《芥子园初探》等。毛凯元,上海人,大东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云龙,广东东莞人,香港大学毕业,创毛云龙律师行。 五、韶山毛氏 韶山毛氏族谱堪称中国第一家,它创修于清代乾隆二年(年),第一代至第六代没有固定的谱系,从第七代才定下子孙派系表,派名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年,毛氏家族第二次修谱,又续订了20个字,“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据族谱记载:毛氏始祖应是西晋时河南原阳人毛宝。毛宝的孙子毛壉南迁后居住在浙江三衢,被称为三衢毛氏的始祖。毛璩的十二世孙毛让迁住江西吉水,被称为江西吉水的始祖,其后商毛太华又从云南迁住湖南韶山。 韶山毛氏,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他的身世和亲属倍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