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圈记录、分享老家的人和事儿...前几天,郑州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说:“喜得贵子,吃面条哩。希望我抽空当天赴宴。”我追问了一句,你那是“送祝米”,还是满月酒啊!?他反问我,有区别了。我说区别大了。在扶沟有一种风俗叫”送祝米”或者“形九天”,在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里的长辈说起,懵懵懂懂知道“送祝米”是怎么回事,就是不知道这三个字怎么写,也没有老师教我怎么写。因为“送祝米”是扶沟当地老一辈说的方言,很多方言是我们无法用文字写出来的。不怕你笑话,因为写这篇文章,这三个字需要在文中出现,我不得不尝试着百度一下,还真搜出来了“送祝米”。查看它所表达的意思,和扶沟老家长辈说的是一回事,我才开始使用这三个字,但是说实在话,百度上的“送祝米”和长辈口中说的还是有区别的。十里不同俗!在扶沟,“送祝米”特指出嫁的姑娘在婆家生小孩后,娘家人要“送祝米”,是一种流传于扶沟一带农村的风俗。现在叫吃面条。“送祝米”还有很多讲究呢?据村里的老董讲,出嫁的姑娘在婆家生完小孩,母子(女)平安后,就要开始婆家报喜,娘家“送祝米”的风俗了。一般情况下,由婆家派出孩子的叔伯,带着一本书或者一朵花来到孩子的姥爷家报喜,娘家人一看手里拿的东西都生的是女孩还是男孩子了。不过,现在通讯发达,不等到报喜也都知道了,但“报喜”的形式还是必须有的。生男孩拿一本书报喜,寓意男孩以后读书中状元;生女孩拿一朵花,寓意女孩做女红,绣花做衣服。除了这些寓意生男生女的东西外,按老辈人的说法,婆家人去道喜,还要带上一块肉,四样青菜。孩子的姥爷家根据婆家报喜带来的东西,准备2桌酒菜款待婆家报喜的人。吃完饭,婆家和娘家人商量好,约定好“送祝米”的日子,报喜的人回到婆家交差,就算完成任务。接下来就是小孩的姥爷、姥姥开始准备“送祝米”的礼物和东西。按照传统风俗,“送祝米”那天,孩子的姥爷是不能去的,全权由姥姥代劳。姥姥要为新生儿准备鸡蛋、衣服,还有一些米、面,银镯子,长命锁和见面礼(俗称看钱)。除了见面礼外,孩子的舅妈或者姨妈、姑妈要为孩子亲手做几套衣服(现在都买的,没人做了),买一辆童车等。“送祝米”的日子来了,除了娘家人来到姑娘的婆婆家,还有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两家搁合好的人家的女人提着鸡蛋来看月子婆娘。由于孩子刚出生十几天,还没有满月,不能抱出来。娘家人特别是娘家的女人可以进月子房看望月子婆娘和孩子,随机就把见面礼放到孩子的身边或者兜里。姥姥还要把银镯子、长命锁给外孙或者外孙女戴上,寓意长命百岁。娘家人吃过酒席,就回家了。当小孩满月后,孩子妈要带着孩子去姥姥家住三天(俗称挪坡)。按照风俗,婆家不来接,娘家不去送,有“自己来自己走,小孩活到九十九”的说法。孩子妈带着孩子从姥姥家回来时,做姥姥的,还要送一些豆芽,让自己的姑娘带回家,寓意孩子从此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这样,“送祝米”的礼仪就算完满画上句号。当然了,这就是一个传统的风俗而已,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样做了,而且,现在吃面条已经替代“送祝米”,有的人家,更干脆省事,把“送祝米”和满月宴放到一块办了。第一胎孩子出生后,你们那里有“送祝米”的风俗?说说你们那里的“送祝米”!就此事如果你有什么想要说的请在下面留言本期编辑 纪俊辉END 纪俊辉新华社、中新社签约摄影师、中国新闻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著名网评人、网络舆情分析师、许昌职院网络新闻传播客座讲师、周口党史研究员、政协委员。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