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故里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北街,国道旁有吉鸿昌将军雕塑像一尊,塑像处向北约米左拐即到。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一处集地方教育、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景观。 中山学校 相信很多人在途经国道太康至扶沟段时,在国道旁会看到一座塑像,那就是扶沟县吕潭镇十字街“吉鸿昌将军”纪念雕塑像,雕塑像为吉鸿昌将军右手持望远镜,眺望祖国河山的站姿像,塑像下方有碑刻“吉鸿昌将军”几个大字,并配有那首报国诗句: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从这首报国诗句中可以看出吉鸿昌将军在当时壮志满怀、誓死报国的忠烈信念和精神。 吉鸿昌将军故里是一处座落在吕潭镇北街的古朴院落,院内分两处景观,两处景观分别为“中山学校”及“吉鸿昌故居”,之间有花草林木园及幽静步道相隔,典雅古朴怡情别致。 吉鸿昌故居大门入口处是一排阁楼牌坊式建筑,红色朱漆大门,“圈门”上方有“吉鸿昌学校”五个红字,横排三间“门楼带垮东西屋”样式,造型别致、别具匠心,大门里侧东西面均为廊房式建筑各三间,与大门建成一体恰似“U”字形,游客在大门口登记身份信息及相关内容后便可免费入内参观,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山学校”正室,中山小学屋顶是多彩琉璃筒瓦,清晰可见拼绘的“中山”字样,是以教育为主的一处展馆,“教育乃振兴中华之根本”一语道出安邦定国基本理念。中山学校左前方、右前方各有东、西屋一所,东屋为“铁血英魂吉鸿昌”之“校史”展馆,详细介绍了当时创办“中山学校”、“鸿昌小学”等发展历程和有关史料,东屋西南角门口外墙体上镶嵌有一块小碑刻,上面刻记有当时学校位置及占地的详细记载;西屋为“铁血英魂吉鸿昌”之“友谊”展馆,详细介绍了吉鸿昌将军建立友谊互信方面的内容。 吉鸿昌故居 看过“吉鸿昌学校”通过一个小型园林中间的步道便来到“吉鸿昌故居”,进入故居是一个低矮的小门,一旁墙体上有“吉鸿昌故居”红色字体。 来到故居院内,是一处干净整洁的长方形四(六)合院落式建筑群,主室为三间厅堂,东西面另有夹山套间相隔,属于“明三暗五”式建筑结构,正堂是一尊吉鸿昌将军半身雕塑铜身塑像,下方也有那首“恨不抗日死……”诗句。 东屋分别为“家训家风”及“入党”展馆,详细介绍了吉鸿昌将军家族良好的家风遗风,包括吉鸿昌将军入党前后的详细图解。尤其是那句“做官即不许发财”,话语不多,却能看出吉鸿昌将军为人处世、身为将帅的优良作风,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国之当兴、民之得福,实为警示教人之佳句。 南屋为“抗战烽火”展馆,详细介绍了一代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抗日救国的事迹及历史事件,南屋外两边的围墙上镶嵌了许多碑刻题词等。 简单看了“吉鸿昌将军故居”,让我们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同时,再来看一遍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那几个诗句话语: 教育乃振兴中华之根本! 做官即不许发财!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无论高官要员,还是黎民百姓,只要牢记这些话语,认真履行,严格要求,又怎能会有所谓的“贪污腐败”和“刁民横行”呢?所以,在如今盛世和谐的时代,我们更要人人牢记和奉行,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更辉煌。 (目前,吉鸿昌故居属于长期向公众免费开放状态,特殊时刻除外。另外,有关吉鸿昌将军抗战事迹等在各大网络媒体均有大量展现,又加之发文时间仓促,在此不作重复叙述,敬请大家谅解!) 吉鸿昌故居附近展馆遗迹 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位于扶沟县城东关,贾鲁河南岸,东关农牧场向南约米,过了大桥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处东侧即是,紧邻S省道G国道交叉口,鸿昌大道与力神大道之间,所处位置极其优越,交通非常便利,纪念馆南端又新增了“廉政文化园”,是集廉政建设教育及红色革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场馆,场馆宏伟壮观、场地宽广,各类服务设施齐全,为周口区域内难得的规模型人文历史纪念展馆。 目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属于内部装修布局中,暂时闭馆,具体开放时间以纪念馆公众平台发布信息为准,详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