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步蟾坊,一个千年古村,一位“长征模范”,见证谢屋古村沧桑巨变,赓续长征精神伟大远征。4月18日,记者来到于都县岭背镇乡村振兴示范点谢屋村,跟随千年古村的伟大变迁,感受这里以“五美”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躬身实践。 谢屋村位于于银线与修建中的瑞兴于快速通道交汇处,距离县城15公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步蟾坊等省保文物,年被入选为中国传统村落;是“长征模范”谢宝金的家乡,全村有名有姓烈士30多名,是有名的红军村;周边水头村、上营村、禾溪埠村均为人口大村,区位效益、示范效应、传承效应尤为凸显。 据岭背镇党委副书记周林生介绍,谢屋村是明代广东都指挥使司谢宁的故里。近年来,谢屋村深度挖掘厚重的古韵文化,充分发挥贤良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让步蟾坊、东山世家祠、九井十八厅、鹏搏北海门楼、揽秀楼、古驿道绽放异彩,助推乡风文明睦邻和谐。 产业从“输血”到“造血”,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公司+合作社+农户”肉鸡养殖肉鸡养殖模式、大棚蔬菜、亩水稻种植、亩油料作物种植,红色乡村旅游多种业态百花齐放,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又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有10几万元的纯收入,这样的日子,很有盼头。”肉鸡养殖承包大户谢源福向记者算起了财富帐。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该村以党建引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规划先行、合力攻坚,多轮驱动、产业兴旺。“现在村里变化很大,还在我家门口新建了小花池。”村民谢永生高兴地对记者这样说。 在新建0平米的长征模范广场,来自水头中学的60多名学生,把紧握的拳头高高举过头顶,用铮铮誓言向长征模范谢宝金宣誓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心与决心。 水头中学毗邻谢屋村廉政广场,创办于年,前身为“本也学校”,是清末本土乡贤谢本也创办。近年来,该校秉承本也先生“为民立学”的办学宗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长征精神,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在谢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村党支部书记谢荣辉正绘声绘色讲述谢宝金的长征故事。 “以谢宝金的长征模范精神激励人,用谢宝金大公无私的胸怀感染人,以谢宝金尽心奉献的楷模教育人。”周林生说,在宝金精神的引领下,谢宝金的侄孙谢勇带头慷慨解囊,发动乡贤捐款30余万元,新建污水氧化塘、垃圾分类设施、油污分离管道、惠及全村户人,修缮旧址30多处。 果园、菜园、池塘、美食园,赏心悦目;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景色宜人。如今的谢屋村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坚强领导下,日子越过越好。 END来源:赣南日报 策划:卫小娟邹丽雯 醉美岭背相约柿乡 我在这里等你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