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原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一行五人到伊川二程文化园考察。回来后,我将个见付诸于文,聊作随想之录。

二程文化园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市著名名胜古迹。该园建筑面积300余亩,是一座集旅游、休闲、教育、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林,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儒学文化园林。该园由三组区域构成,即程林祭祀区、程庙纪念区和书院文化区。

伊川县二程文化园自2011年4月5日正式奠基,经过六载精心打造,于2017年4月3日正式开园。可以说,该园已成为纪念二程、研究理学及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方文化圣地。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儒学大家,河南洛阳人,其学说亦被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关学”颇有渊源。二程理学对后世影响极大,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理学,使之后的千年里,被统治者奉为正统,予以民风教化。二程理学思想主要见诸《遗书》《文集》《经说》等,均被收入《二程集》中。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校点本。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资性过人,修养有道,和粹之气,盎然于面,门人、友人与之相交数十年皆未尝见其有急厉之色。

宋嘉祐二年(1057年),程颢举进士后,历任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宋神宗在位期间(1068年—1085年),程颢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其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堂,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了一套教育思想体系。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尚未成行,于六月十五日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程颐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等。宋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末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其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1078年),知扶沟县,“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程颐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按旧例,程家世代为官,其父程珦享有荫庇子弟当官的特权,而程颐却把每次“任恩子”的机会让给了本家族的其他人,自己没出去做官,长期以“处士”的身分潜心于孔孟之道,并且又大量接收学生,从事讲学活动。

据今尚保存于河南嵩县程村的碑刻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太尉文彦博鉴于程颐“著书立言,名重天下,从游之徒,归门甚众”,就在洛阳鸣皋镇的一个小村上拨了一块土地,专门为其建修了一座“伊皋书院”,让他在此讲学近二十年。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王安石变法失败。由司马光、吕公著等人推荐,程颐被授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推官,西京洛阳国子监教授等职。在司马光等人的推荐书中说,河南隐逸之士程颐,博学好古,安于贫贱,恪守节操,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希望朝廷让其出来做官,委以重任。程颐没有接受任命。次年应诏入京,受命为崇政殿说书,其职务是教授皇帝读书。

当时宋哲宗年幼,司马光等人推荐程颐教其读书,目的在于让宋哲宗不再奉行宋神宗的改革政策。程颐就职之前,就给皇帝上奏,提出了君子应重视“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注重道德修养,还要经常接近品行高尚,敢于当面规劝君主过失的臣僚。此外,他还提出,要让给皇帝讲书的侍讲官坐着讲,以示“等儒重道之心”。上述建议,表现了自孔、孟以来,儒家学者不遗余力宣扬“圣王之道”和以“帝王之师”自任的本色。就职后,程颐经常以向皇帝讲书的机会,借题发挥,议论时政。由于其在君主面前敢于“议论褒贬,无所顾避”,故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读书人向其拜师问学,这也引起了一些朝臣对其不满,有人指责程颐,要求把他“放还田里,以示典刑”,在此种形势下,程颐只好上书,自动要求辞职回乡。

元祐三年(1088年)起,程颐便基本上脱离了政治生活,在洛阳从事讲学活动。大观元年(1107年)九月十七日,程颐病逝于洛阳伊川,卒年七十五岁。

在考察二程文化园的过程中,我们先后看了三个园区。

程林祭祀区由墓冢、享殿、神道、祭坛、老祠堂等部分组成,是在程园原址基础上扩建而成。程园始建于北宋,是程颢、程颐及其父程珦的墓园。

中间部分是程庙纪念区,此为整个文化园的核心区域。程庙分为三进院落。从南至北,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有华表、崇礼门、崇理殿、授理殿、藏书楼等。各院落设有配殿,中心院落还设有方形泮池,象征儒家崇尚的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精神追求。

最东边为“二程”书院区。根据古代书院的建制要求以及伊川书院的相关典故,文化园重建了“伊川书院”。书院里,前置“程门立雪”照壁,其后建筑群秉承北方书院端庄严谨的特点,采用四合院形式,充分与周边园林景观相结合,呈现出古朴淡雅的风格。

在游览完整个园区后,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无论是园林规划或是建筑设计,均是大手笔、大投资、大规模、大变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空间宏阔,观感性强。

从伊川归来后,我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之中。原阳与伊川相比,同是黄河文化的主要承载区,历史文化丰富,底蕴深厚。源于伊川的历史名人有:杜康、李长寿、程颢、程颐、王天纵、朱天水等。

而追溯原阳历史名人,则有以原阳籍十六位宰相为代表的历代著名人物,可谓众多!如果将十六位宰相级名人及历代原阳籍名人数列,可有数十位之众。如借鉴伊川县二程文化园经验,原阳可凭此打造“原阳历史名人园”,则大有可为。

如:原阳籍名人陈平,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任丞相,封曲逆侯;张苍,著名历法家、数学家,中国唯一一个以科学家身份主计国政的丞相,继陈平后任丞相长达15年之久。享年104岁,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寿星。他制定律历,以删补《九章算术》而著称于世。谥为文侯;周勃,官至右相。刘邦临终嘱后事曾寄语:“安刘氏必勃也!”吕后死后,与陈平合谋平定诸吕之乱,史称“周勃安刘”;周亚夫,周勃次子,西汉名将,袭周勃爵位,封条侯。以“细柳屯军”“削平七国”典故称于史册。汉景帝时期迁为丞相。此外,原阳籍宰相人物还有东汉吴雄、南北朝时期陈朝毛喜、唐朝张亮、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娄师德、杨再思、杨绾,五代十国时期李恽、北宋李穆、南宋万俟卨等。尤为值得一说的是,韦承庆还是“三农”问题提出第一人,其谏书有“千里有劳于馈粮,三农不惶于稼穑”的句子。

除原阳籍宰相名人外,从原阳这片热土上走出去的政治、军事、文化、哲学、戏曲等方面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如黄帝时期“居阳武而葬利乡”的文字始祖仓颉、南北朝时期的画家毛慧远、毛慧秀和毛稜。政治军事人物有东汉吴雄,儿子吴、孙子吴恭、三代都官至廷尉;东晋名将、州陵侯毛宝;东晋将军毛修之;唐代襄阳县令郑逞;北宋妫州刺史王文宝、吏部尚书邢恕(邢居实父)、枢密院使、银青光禄大夫时宗道;户部侍郎时旦(时宗道子);状元时彦;元代吏部尚书陈端;明朝右都御史凌汉、明代松江知府阎邦宁;庐州知府杨遂;浙江按察使解敏;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杨琏;井陉兵备副使冯师孔、武官兼琴师萧鸾、清代雍正时期台湾知府孙鲁、顺治三年进士,浙江长兴知县张慎为等。

原阳籍历史上的诗人有唐代的韦承庆、韦济(韦承庆子);宋代李穆、李肃、邢居实、张谷;金时期的南湖先生靖天民;明代的赵明远、堵天颜、冯师孔、王铎;清代的赵宾、张慎为、张灿然、张抒、薛增、王永祚等。

民国戏剧方面,胡敬斋改编有《秦雪梅吊孝》《冷雪雁》《麦苗郎》等。著名演员有时湘云、李剑云、许树云,有“豫剧马连良”之誉的刘九来,解放后入豫剧二团,与唐喜成齐名。

可以说,原阳县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相当丰富!

原阳县最终能否实施历史文化名人战略,就看领导层面去如何思考、如何布局了!(张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