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假期不白过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扶沟圈记录、分享老家的人和事儿... (十八)逞脸子 这里说的“逞脸子”,一般是指晚辈在长辈面前撒娇使性,做一些过分的动作,让长辈人难堪,或难以接受。 在乡村的街头村边,常见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牵着年幼的孙子、孙女在街巷转悠。老者蹒跚老态,稚童顽皮好动,夕阳睌照,一派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生活场景。乡下老汉手牵着孙子,满街游走,皱纹纵横的老脸上多了了些童趣;好动的稚童宛如跳兔,在爷爷的胯间钻来钻去,稚嫩的脸蛋上洋溢着天真烂漫。俗语云:乡下佬,真是晕,待孙胜过待儿亲。隔代人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亲情,就是中国人的亲情特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文化心理。乡村的夏季是浪漫勺季节,脱得赤条条一丝不挂的小孩,在爷爷的身前身后撒娇,玩累了,就依在爷爷的怀中睡觉。当爷爷的一一脸慈爱,两只手不停地抚弄着孙子胯间的小鸡鸡,一派乐融融的亲情。孙子一刻也不消停,把爷爷当马骑,小小巴掌捶打着爷爷的脊背,用手指戳爷爷没了牙齿的豁口,捋爷爷花白的胡须。当爷爷的只是笑,笑得很大度,任孙子折腾。顽皮的孩子是人来疯,越发没了管束,趁爷爷不注意,猛地揪下一根白胡须。当爷爷的也不瞋怪,手捂着腮帮子说:这孩子“逞脸子”!揪爷爷的胡子玩!当娘的看不下去,呵斥道:你这孩子跐住鼻子上额头,惯的不轻! “逞脸子”并非是顽童们的专利,许多成年人在长辈面前可以逞脸子、使脾气。《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平儿啐道:好了,你们越发上脸了!平儿所说的“上脸,就是逞,又叫“讪脸”,就是指卑幼向尊长开玩笑,晚辈对长辈做些轻浮动作就是“逞脸子’。 (十九)兑尔巴搭 兑尔巴搭,或称马里七虎,形容凑合、过得去。上世纪七十年代,县里有一位很有名气的说书人,一日睌间,说书人正说至故事热闹处,却突然刹板,害得听书人急欲知晓结果,齐声央求他再续说一段。说书人放下木简板,说:好书不能多听!于是,众人只好快怏散去。第二天早饭,说书人就餐,只见馍筐内仅有一个千层葱花油馍,咬一口,满口溢香。说书人食欲大振,三下五除二吃完了油馍。唤过主人:还有油馍么?主人答:香么?说书人答:真香!再来一个。主人答:好书不能多听,好油馍也不能多吃,多了坏肠胃。说书人悻悻而罢,起身走人。,主人迎上来问:饱了吗?说书人抹一下油腻腻的嘴巴,意犹未尽地答道:兑尔巴搭! (二十)刺挠 刺挠:皮肤因受异物刺激而骚痒。农村田野里生长着一种植物叫“苍耳”,秋后结出小果球,状如羊屎蛋儿,周身长着小刺儿,乡下人称之为“苍耳子”。这些圆圆的苍耳子性湿、味甘苦,摘下放在脖颈处,便周身刺痒。这些小刺球附在衣服上,用尖利的小刺扎入的皮肤,又疼又痒,让人坐卧不安。若要取出这些刺球,大冬天里必须脱掉衣服,小心翼翼地摘取掉,方可免除皮肉之苦。 这种小小刺球往往被派作它用。村中谁家娶新媳妇,小刺球就是取闹作乐的利器。鞭炮声响起,迎亲的车刚一站定,新媳妇身着新妆款款下车,便有一群少年围上去,不经意间,插满鲜花的新娘子的头上便沾上了小刺球。刺球儿一旦沾上头发,有如刺猬钻进了麻堆里,无论如何梳理,也无法将其清除。娶亲是喜庆场面,作为东道主又声张不得,发作不得。新娘子只好静静地端坐,等待伴娘细心地将刺球儿一粒一粒地从头发中捡出。假如有刺球顺着新娘子的粉颈往下滑走,新人便遭大罪,坐不得,站不得;声张不得,又无法当众宽衣解怀摘除这些刺球儿。那伴娘只好驱散嘻闹的男女,掩上门,让新娘子一件件脱掉外衣,一粒粒地摘取那些粘着在内衣上的刺球儿。 乡下的孩子遭受刺球儿的刺挠,他们把刺球又转赠给刚刚娶进门的新人,让喜庆的场面多一道风景,增添一些喧闹的氛围,这样的举止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也增加了喜庆气氛,凭添了农家人的欢乐与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