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703361.html

前不久,有学者在《河南日报》撰文,呼吁将郑州市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布局在郑汴之间的某块区域,建设“郑汴科教创新走廊”。这不是要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台吗?河南获批郑洛新自创区,难能可贵,但是,河南却似乎并不珍惜这个国家扶植政策。郑洛新自创区的核心是郑州高新区,中原城市群规划、郑州市的发展规划,科技创新的重点似乎都是郑汴创新创业带,似乎完全无视高新区的存在。再往前,河南以航空港区为核心申报了自贸区,最终河南自贸区的范围,既没有航空港区,也没有高新区,却大部分都放在了郑汴之间。再往前,国家批复郑州航空港区,但是,河南为了郑汴一体化,竟然把航空港区规划在了一个远离郑州市区的很难开发的区域,也把决定郑州米字型高铁的郑州南站选在了一个非常偏东南的位置。还有,中原城市群规划,也把郑汴一体化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河南的“三区一群”几大国家战略,再加米字型高铁枢纽战略,竟然全部要服从于郑汴一体化!那么,这个影响了河南十几年的郑汴一体化,到底是个什么战略呀?

一、看清郑汴一体化的真面目

开封市年的财政收入和年的财政收入基本持平,某开封学者认为,这说明开封经济十年停滞。该学者认为,开封发展停滞的根本原因是郑州虹吸(那许昌、焦作、新乡怎么就发展好一些呢?),所以,要想让开封发展好,需要让郑州带动开封,于是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构想,主张建设郑汴大都市联合体。后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以开封的衰败警醒纽约,这篇文章引起了河南省委的重视。于是,开封学者提出的郑汴一体化的提议被河南省委采纳,并且已经持续推进了超过十年。下面详细分析郑汴一体化:

1、郑汴一体化是一个设想通过让郑州和开封的城区对接,让郑州带动开封发展的扶贫策略,它的目的是让开封能够跟上大部队,但并未考虑郑州利益和河南大局利益。郑汴一体化并不会让河南更强大。

2、最早提出郑汴一体化的是河南大学某教授,并不是李克强。国家从未出台专门文件支持郑汴一体化发展。河南曾经以郑东新区和郑汴一体化先后向国家申报,都被驳回了。

3、郑汴一体化是一根紧紧勒住郑州脖子的绳索,而绳子的另一头却掌握在河南的前省会开封手里。这些年来,某些开封学者通过郑汴一体化不断插手干涉郑州发展,对郑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4、实践证明,郑汴一体化带动开封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但对郑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严重损害了河南大局利益。

5、年5月13日,《开封日报》在《从省会迁郑到郑汴一体化发展》一文中指出,郑汴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让省会重回开封,郑州只保留经济中心功能,并且放弃“郑州”之名,将合并后的特大城市改名为东京。

有些人鼓吹说,因为河南没有太强的龙头城市,所以,通过郑汴一体化可以给河南打造一个强大的龙头城市,完全是骗局。郑州不够强大,也应该努力做大做强郑州,让郑州跟一个70多公里以外的比郑州落后得多的城市一体化,就能更强大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个骗局已经骗河南很多年了。

二、郑汴一体化的理论硬伤

这个设想非常荒谬,理论硬伤很多也很明显。

1、想法不切实际

让相距70多公里的两个城市搞城区一体化,简直是天方夜谭。郑州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主城区东西也不过二三十公里。假如真的如某人设想的郑汴城区对接了,那也是一个东西近公里的长条形城市,这样的城市有什么意义?此外,提出郑汴一体化的专家之后还提出了“郑汴港一体化”、“郑汴许一体化”等想法,更是不切实际。干脆开封搞个“京沪汴一体化”好了,或者弄个纽约--伦敦---开封一体化,那样也许更合某些人的口味。另外,郑汴之间是黄泛区,黄河在这里是地上悬河,在历史上频频决口,郑汴一体化让河南押宝黄泛区,将河南几乎所有优势资源(包括省政府)都放在这里,这是很危险的。

2、理论基础错误

郑汴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郑州历史肤浅,而开封则文化底蕴深厚,让郑州和开封一体化,可以弥补郑州历史文化的不足。这是大错特错的,郑州的历史底蕴其实非常强。郑州是全国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在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郑州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比西安、洛阳、南京、安阳、开封等古都都多,郑州既能代表中原文明,也能代表中华文明。北宋的开封城是世界最大,商代的郑州亳都同样是世界最大。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在民国初期改名郑县时,全国实行省县二级行政建制,那时开封、洛阳、西安、杭州等城市也都是县。春秋时期,郑庄公最早命人建造了启封城,后来改名开封,才有了开封之名。战国末期魏国被秦国所灭之后,大梁城变为浚仪县,被郑州地区的荥阳管辖了数百年。开封即使再有文化,那也是开封的,更何况郑州根本不缺历史文化。郑州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已经存在数千年了,不需要跟谁一体化。

3、发展理念落后

郑汴一体化把扩大主城区面积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盲目摊大饼,挥霍耕地。主要发展途径就是圈地,卖地,盖房,炒房。郑汴一体化迎合了一些地产商、拆迁户和炒房客的喜好,但这种发展理念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对河南也是很有害的。城市强不强,城市面积只是一个指标,最关键的还得看高端产业。美国的西雅图,人口只有几十万,但却能影响世界,因为西雅图有三家世界级企业:软件巨头微软,制造业巨头波音飞机,电商巨头亚马逊。一个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面积过大人口过多的城市,供水供电供暖都是问题,生活垃圾处理和交通拥堵也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北京和上海已经意识到了城市过大带来的问题,疏散低端产业,只保留金融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高端产业。曾经有人建议郑州要建设成为万人口的城市,也是跟郑汴一体化类似的错误思路,那等于要了郑州的命了。河南处于严重缺水的地区,不适合建设过大的城市,但中原城市群的人口可以超过万。河南如果将过多的人口通过行政手段集中在郑汴之间,还会导致远离郑州的那些城市因为人口流失而衰落。郑州也应该在高端产业上发力,集约用地,建设一个高端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历史人文和现代气息完美结合的城市。

4、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开封周边只有西边有个郑州,东部的商丘离开封很远,郑州是开封唯一的选择。但是,郑州就不一样了,除了东边的开封,西边的洛阳、南边的许昌、北边的新乡、西北的焦作,都是郑州的很好的合作伙伴。开封提出郑汴一体化,要求郑州主要跟开封对接,是不是太自私了?中原城市群大家庭,彼此之间都应该加强合作,郑州既应该跟开封合作,也应该跟周边的洛阳、许昌、新乡、焦作等城市合作。郑汴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频频通过行政手段搬迁郑州市区的优势资源,试图用郑州的优势资源在郑汴之间建设一个新的大城市,这种做法对郑州是非常有害的。郑汴一体化为了开封利益而损害了郑州利益,是典型的损人利己;为了开封利益而牺牲了河南大局利益,是典型的损公肥私。郑汴一体化只对中牟县和开封有利,对郑州非常有害,对河南大局也非常有害。

5、破坏河南现有发展成果,开历史倒车

郑汴一体化战略,无视河南现有发展成果,为了开封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严重破坏了河南现有发展成果,完全是开历史倒车。

第一,无视郑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城市的事实,不想着怎样进一步做大做强郑州,却肆意搬迁郑州优势资源,要利用郑州的优势资源在郑汴之间的空地上新建一座城市。这样做一是很折腾,新建的城市未必就会比郑州好,二是对郑州主城区造成了严重伤害。这些年来,主城区的大学、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大多都搬到东区了,产业空心化已经非常严重,连省政府都要搬到白沙;本该落户主城区西南的文化创意产业落户中牟,本该落户高新区的大数据产业落户中牟,本该落户经开区的汽车产业落户中牟。这一系列的做法,对郑州都是毁灭性的摧残,以至于有人质疑:河南的省会到底是郑州还是中牟?把核心产业都搬走了,把省政府搬走了,郑州还有什么?郑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存在数千年了,历史上无数的战争和灾难都没能把郑州灭掉,而某些人却似乎想用郑汴一体化将郑州废掉。国家正在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主城区本来就贫血,河南却在用郑汴一体化给郑州抽血,未来郑州这个准国家中心城市被摘帽的可能性很大。

“新兴副中心城市”,是对洛阳副中心城市的无视和挑衅。

“郑汴科教创新走廊”,跟郑洛新搞恶性竞争。郑州高新区已经跻身全国第12,物联网产业全国领先,已经成为河南上市公司最多最密集的区域,洛阳高新区全国第20,两地一批高科技企业在迅速崛起。河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应该珍惜现有发展成果,珍惜国家扶植的难得机遇,在郑州、洛阳、新乡三地高新区优先布局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它们尽快做大做强。但是,开封方面为了自身利益,联合郑东新区和中牟县,一起跟郑州高新区搞恶性竞争,故意给人拆台。本该落户高新区的大数据产业,竟然郑东新区也搞,中牟县的白沙也搞,河南的大数据产业很强吗?开封和中牟县都有什么高科技企业?自己没能力发展的,也要给别人拆台,千方百计阻止郑州向西发展,千方百计阻止郑州跟洛阳等其它城市的合作。开封发展高科技产业也是可以的,但不应该过分干涉郑州发展,不要扰乱和破坏了河南发展的大局。

开封经济不管是全省第15还是第13,对河南影响都不大,但是,郑州要是倒下了,河南就要墙倒屋塌了。

河南的发展应该从河南实际出发,厚植优势,扬长补短。郑汴一体化无视河南现有发展成果,不惜一切代价发展郑汴之间的黄泛区,把河南现有的优势削弱了,但开封不行还是不行,完全是自毁长城,得不偿失。

6、违背了城市发展的规律

揠苗助长的结果是,很多已经成长不错的禾苗根断苗亡。

三、郑汴一体化的发展成果

过去的十多年里,河南不惜一切代价搞郑汴一体化,但发展的成果却并不理想。郑汴一体化主要的受益者是郑东新区、中牟县和开封,主要目的是让开封跟上大部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河南各地市年GDP,河南各地市年工业产值,河南工业企业强分布,河南新三板上市公司各地市分布),你会发现,虽然开封被破格提拔为河南的新兴副中心城市,但是,开封经济全省倒数的事实没有改变。郑汴一体化也许对开封有一定的带动性,但是这种带动性并不明显。此外,中牟县年GDP才多亿,在河南排20多名。河南省把郑州的很多优势资源都搬到了郑东新区,郑东新区GDP在郑州市各区排名也是倒数,仅仅高于上街区、惠济区、中牟县,略高于高新区。河南省集中力量发展郑东新区十几年了,但是,与下面这些国家级新区相比,郑东新区差距很大。下面的这些国家级新区,大多是在--年获批的,但是,就连落后地区云南的滇中新区,年的GDP就达到了亿,年郑东新区GDP只有多亿,多万人,只创造了这二百多亿的GDP!滇中新区设立比郑东新区晚得多,年10月26日才成为国家级新区。

郑汴一体化发展理念落后,主要发展途径就是圈地、卖地、盖房、炒房,再就是通过行政手段以损人利己的方式掠夺其它区域的优势资源,但发展成果却很苍白。开封依然全省倒数,中牟县全省20多名,郑东新区也是郑州各区县倒数。

年郑东新区GDP只有多亿,年才亿。

四、郑汴一体化对郑州及河南发展的危害

郑汴一体化取得的成果是苍白的,但是,它给郑州给河南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在郑汴一体化实施之前,郑州GDP跟武汉的差距不大,比长沙要高。但是,郑汴一体化实施这些年来,不断拖累和削弱郑州,郑州GDP被武汉越拉越远,被长沙赶超,跟合肥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年长沙GDP.7亿,增速为9.4%,郑州却只有亿,增速只有8.4%。郑州的人口多于长沙,城市规模也比长沙大,却被拉出了这么大的差距。郑州从领先长沙,到被长沙拉出多亿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与郑汴一体化对郑州的拖累和削弱有关。下面详细说说郑汴一体化对郑州对河南的危害。

1、郑汴一体化严重削弱了郑州西部强县

郑州下辖六县,巩义、登封、上街、荥阳、新密四市一区在西部,郑汴一体化绑架郑州一味向东,逼迫郑州疏远自己西部大部分强县,对这些县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而郑州是典型的主城区经济比较弱,但辖县经济较好的城市,当郑州西部四个县的经济受到影响之后,郑州整体肯定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郑州西部几个县,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都是不断下滑,登封去年还退出了全国百强县。相比来说,长沙下辖的几个县却不断增强,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也不断上升。河南大学专家还让河南搞了一个省直管县,也是开历史倒车,让巩义独立,对巩义对郑州都不好。

西部的荥阳受郑汴一体化的影响非常明显。荥阳是中国建筑机械之乡,建筑机械产量一度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但是,这些年来,郑州被开封绑架只向东发展,对荥阳非常不利,荥阳的建筑机械产业逐渐衰落。而长沙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做大做强了建筑机械产业,培育起来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建筑机械巨头。荥阳有雄厚的机械制造工业基础,少林客车发展很不错,据说原本比宇通客车强。但是,郑州这么多年都没有支持少林客车上市,郑州市区也很少能见到少林大客车,倒是在长春等城市的街头能够见到少林公交车。少林客车起步很早,长期排全国前几名,如果郑州过去大力扶植,少林客车也许早就做大了。另外,郑州日产原本是要落户荥阳的,最终却被放到了中牟。中牟是农业县,汽车工业配套的产业都没有,这些年郑州日产一直半死不活。郑州日产推出了国内第一款SUV,最终却是让保定的长城汽车借助SUV做大做强。荥阳的机械工业基础和汽车产业配套能力比中牟强得多,如果当初郑州日产落户荥阳,也许早做大做强了。

另一个例子是巩义。在没有搞郑汴一体化之前,巩义已经有7家主板上市公司,长期雄踞中西部第一强县。但是,郑汴一体化对巩义极其不利,搞省直管县更是让巩义成了没娘的孩子。近十年来,巩义只增加了一家主板上市公司,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不断下滑。

郑州西部的巩义、荥阳、登封、新密是郑州经济的基石,郑汴一体化让郑州舍弃这些好朋友,去给开封和中牟输血,严重削弱了郑州县域经济。

2、郑汴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掏空了郑州主城区

为了实现郑汴一体化,近十几年来,郑州主城区的大学、金融机构、企业总部等优势资源大多都被搬迁到了郑东新区和郑汴之间的区域。郑汴一体化实施之初,还限制不许郑州增加教育用地,教育用地都放到开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是主城区要有高端产业,但郑州主城区经济本来就不强,全国排名40名左右。郑汴一体化对郑州主城区优势资源疯狂掠夺,很大程度上已经把郑州掏空了,郑州主城区的产业空心化已经很严重了。处于郑州西北的高新区,长期得不到重视,一些企业过去不得不搬到郑东新区。此外,连省政府据说也要搬出郑州,搬到郑汴之间的白沙,这简直是要郑州的命呀!

3、郑汴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毁了郑州航空港区

郑州航空港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河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是,河南为了实现郑汴一体化,把航空港区规划在了一个非常偏东南的区域,这里远离郑州市区,也远离新郑等现有城镇,非常难以开发。放着机场西部大片土地不利用,却为了开封利益把尉氏县65平方公里土地强制划入航空港区。另外,河南大学参与的航空港区产业规划,把核心产业也大多布局在了远离郑州市区的区域。航空港区想把深圳等地的智能终端产业吸引过来,人家都是傻子吗?数百家深圳的智能终端企业来考察过,但最后有几个落户航空港区了?后来,深圳的智能终端产业很多落户到了惠州和东莞。航空港区另一个致命的错误是郑州南站选址不当,它不仅导致航空港区难以开发,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毁掉郑州的米字型高铁枢纽。不合理的规划,导致航空港区的发展并没有预期的理想。民航十三五规划,通篇都没有提郑州航空港区。航空港区今天的困难,很大程度上都是郑汴一体化导致的,国家级航空港区,竟然要服务于郑汴一体化。

航空港区和郑州南部新城合并是最好的思路,降低开发难度,更容易取得成功。河南现在的航空港区规划是最难开发的思路。如果航空港区失败了,国家层面会说郑州无能,开封方面会说郑州不适合当省会;如果航空港区成功了,未来港区跟郑州市区之间会有一场竞争。如果航空港区和南部新城合并,一是更有利于郑州市区带动航空港区快速崛起,二是可以避免未来港区和郑州市区之间的竞争。

4、郑汴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毁了郑州的米字型高铁枢纽

米字型高铁枢纽是河南的重要战略,但是,河南却犯了致命的一个错误。郑州南站要接入郑合、郑渝高铁及河南各地市城际铁路,是河南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关键。但是,为了实现郑汴一体化,河南竟然将郑州南站选址在了非常偏东南的区域,导致高铁线路绕了非常大的弯,浪费大量投资,还牺牲了高铁运营效率。这也是毁掉全局的一个错误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把米字型高铁枢纽毁了。多年前,京汉铁路向西偏,成就了郑州在近现代的崛起;今天,某些人故意将郑州南站选址在非常偏东南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要报复当年京汉铁路偏西选择了郑州?要是把航空港区和米字型高铁都毁了,前省会开封也算是报仇雪恨了。如果郑州南站选址在机场西部的话,线路更直,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线路,节省投资,还能真正扼守南北交通咽喉,而且可以带动航空港区和南部新城各区域的发展。

5、郑汴一体化糟蹋了河南自贸区

河南自贸区是另一项非常难得的政策,但却被郑汴一体化给糟蹋了。在河南自贸区获批之前,河南最重要的两大政策优势是郑州航空港区和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和创新双轮驱动,河南自贸区最应该将航空港区和郑州高新区包括进去。但是,诡异的事情出现了:以航空港区为核心申报的河南自贸区,不仅没有包括高新区,而且竟然没有包括航空港区!都包括哪些地方呢?郑州一块,洛阳一块,开封一块。除了洛阳的一小块之外,大部分都在郑汴之间的黄泛区。开封有什么产业?比航空港区和郑州高新区还重要吗?真是暴殄天物,河南自贸区完全被糟蹋了。河南自贸区给三个城市的安排,郑州仅仅是交通物流,洛阳和开封都包括的东西比较全,还是把郑州当傻子戏弄。航空港区规划坑了郑州,自贸区规划又坑了郑州。

6、郑汴一体化正在给郑洛新自创区拆台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非常难得的国家政策,但是,同样要屈服于郑汴一体化。郑洛新自创区的核心是三地高新区,按理说,河南应该重点在三地高新区布局科技创新资源,特别是重点支持郑州高新区。但是,诡异的事情又出现了。开封方面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建设“郑汴科教创新走廊”的设想,希望河南将创新资源重点布局在郑汴之间;郑州市前一段发布的发展规划,似乎也完全无视郑州高新区的存在,竟然重点强调的就是这个“郑汴科教创新走廊”;中原城市群规划,竟然也是重点强调这个“郑汴科教创新走廊”!河南获批大数据试验区,大数据产业,按说应该放在高新区,但是,某些人却在白沙和龙子湖湖心岛搞了两个大数据产业园,这不是要跟高新区竞争吗?河南的大数据产业很发达吗?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竟然都比不上黄泛区!郑州高新区综合实力全国第12,已经成为河南上市公司最多最密集的区域,其物联网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如果大力扶植,未来肯定会出现一批大型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但是,如果河南故意给高新区拆台,未来一定是河南集体完蛋,那个所谓的“郑汴科教创新走廊”根本搞不起来。河南创新资源有限,应该集中力量扶植高新区。如果这个“郑汴科教创新走廊”被河南作为创新战略的重点了,对西部的高新区会非常不利。国家考核郑洛新自创区,重点考核的是郑州高新区。如果郑州高新区衰落了,郑洛新自创区也就完了。郑汴一体化,在毁了航空港区,糟蹋了自贸区之后,也就把自创区给毁了,南部的航空港区不许发展,西部的高新区不许发展,北部跨河不方便,郑州只能乖乖的发展东部的黄泛区。并不是说不可以在郑汴之间搞科技合作,只是在科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省级层面应该重点扶植郑州高新区,郑汴之间的科技合作让市场去主导。

7、郑汴一体化严重削弱了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发展的另一项核心战略,但是,同样遭到了郑汴一体化的严重破坏。中原城市群要壮大,关键是做大龙头城市郑州,提高郑州的辐射带动能力,但是,郑汴一体化严重削弱了郑州,也孤立了副中心城市洛阳。此外,郑汴一体化绑架郑州一味向东,阻碍了郑州与中原城市群其它城市的联动发展,撕裂了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破坏了郑州和洛阳两大核心城市之间的联动,削弱了郑洛之间的多个强县,严重削弱了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10年前,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现在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8、郑汴一体化未来可能给河南带来政治动荡

年5月13日的《开封日报》,在《从省会迁郑到郑汴一体化发展》一文中,明确提出郑汴一体化的目标应该是让省会迁出郑州,重回开封,并且将组合后的郑汴两市改名为东京市,东区(开封)为政治中心,西区(郑州)为经济中心。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可能会给河南带来政治的动荡,可能使河南重蹈河北发展的覆辙。实际上,郑汴一体化实施之后,已经有人推动省政府搬出郑州搬到白沙了。中牟和开封都想当省会,以后郑州怎么办?即使开封以后真的当省会了,你能应对武汉、西安、济南等周边城市的竞争吗?到那时,河南内忧外患,多年发展成果付诸东流。

9、郑汴一体化耽误了河南其它城市的发展

河南其实有一些很有实力的城市,比如洛阳、许昌、南阳、新乡、焦作等等,这些城市的工业实力是比开封强很多的,河南不扶植这些城市,却破格扶植开封,而开封又发展不起来,那些有能力的城市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利影响。结局就是,河南不惜一切代价扶植开封,但是开封没发展起来,而龙头城市郑州却被坑惨了,一些有能力的城市也被耽误了。

10、郑汴一体化误导了河南的发展思路

某些河南媒体不负责任地宣传郑汴一体化,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富民强省的灵丹妙药,导致一些官员的发展思路被误导,很多的发展规划被引入歧途。比如,郑州市规划局为了响应郑汴一体化,提出了一种以中州大道为核心主轴,在中州大道以东发展新城区的思路,这种思路导致郑州市这么多年都忽视了郑州主城区的发展,并且不断通过行政手段掠夺主城区优势资源,航空港区被规划成那个样子也就不奇怪了。郑州市的各种规划,对主城区的几个区都不够重视,对高新区不够重视,一切重点似乎都在新区,都在中牟县,似乎只有开发新区才是发展,主城区似乎就没法发展了。这种圈地、卖地、盖房、炒房的思路,是极其有害的。郑州的核心是主城区,郑州不能忽视了主城区的改造升级,不能被郑汴一体化牵着鼻子走。一个人,不能一直不停地生孩子,却不去培养孩子。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不能把城市的发展仅仅理解为卖地盖房。华尔街不过是一条五六百米的小街,但却是世界金融中心;硅谷不过多平方公里,但却是世界科技创新中心。郑州主城区面积0多平方公里,足够使用了,盲目摊大饼的毛病该改改了。有限的资源无限制摊薄,反而是一种浪费。郑州主城区目前已经足够大了,关键是高端产业还不够发达,以后应该重点在主城区布局高端产业。

总之,郑汴一体化对郑州对河南大局都非常有害,它不仅无情地破坏了河南很多现有的发展成果,还严重破坏了河南的几大发展战略,误导了河南很多的发展规划,一切竟然都是为了开封。

五、郑州究竟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近十几年来,受郑汴一体化的影响,郑州似乎只能向东发展。河南省也似乎只能发展郑东新区、中牟县和开封市。南部的航空港区好不容易上升为国家战略,但规划似乎被人做了手脚,郭庚茂下台后,航空港区似乎就不受重视了。西部的高新区好不容易牵头争取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郑州市各种规划似乎都无视高新区的存在,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了郑汴之间。北部跨河不方便,南部不许发展,西部不许发展,只能发展东部黄泛区,这就是某些人的想法。

那么,郑州到底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呢?郑州与周边最远的洛阳大约公里,并不算太远;与较近的焦作、新乡、开封,都相距70公里左右,并不算太近。所以,郑州并不适合跟某个城市搞城区一体化,东西南北四个方面都应该发展,郑州应该跟周边的几个城市都加强合作,同时也带动城市之间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根据郑州利益、河南利益、产业基础、自然条件、历史人文五个指标进行分析。

1、考虑郑州利益

向西:带动荥阳、上街、巩义

向西南:带动新密和登封

向南:带动新郑

向东:带动中牟

向北:没有郑州的县

郑州向西和向西南发展,能够带动的县最多,其次是向南。

2、考虑河南利益

向西:对接洛阳、焦作、济源

向南:对接许昌

向东:对接开封

向北:对接新乡

郑州向西发展,能够对接的城市最多。这几个城市里,西部的洛阳最强,其次是南部的许昌。

3、考虑产业基础

向西:洛阳是河南的第二大城市,中间的偃师、巩义、荥阳都是强县

向南:许昌是河南工业的老三,中间的长葛和新郑也是强县

向东:开封经济较弱,中间的中牟县也较弱

向北:新乡的工业实力还不错,中间的原阳县经济一般

西部最强,其次是南部。

4、考虑自然条件

向西:郑洛之间在巩义那里有一段山地,但其余地方平地很多。

向南:有大片平地。

向东:有大片平地,不过这里过去是黄泛区,容易被黄河淹。

向北:需要跨越黄河。

这方面各有利弊,四个方向都可以发展。郑州向四周发展的空间都很充足。有人说郑州西部都是山地,没法开发,完全是造谣。常西湖新区和中原新区基本都是平地,郑上新区平方公里,大多是平地。巩义、新密、登封虽然有一些山地,但经济照样比平地的中牟强得多。

5、考虑历史人文

向西:洛阳是著名古都,中间的几个县历史底蕴都很深厚。

向南:许昌历史底蕴也不错,新郑也很强,长葛也不错。

向东:开封是著名古都,中牟县历史底蕴一般。

向北:原阳县和新乡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

西部最强,其次是南部,再其次是东部。

总之,向西发展和向南发展对郑州最有利,对河南大局也最有利。向西发展,一方面能够对接洛阳,实现郑洛强强联合,还能对接焦作和济源,还能带动偃师、巩义和荥阳的发展。郑洛之间可以开发的土地很充足,除了巩义那里有些山地之外,其余的大多是平地。河南过去曾经搞过郑洛工业走廊,这是很正确的发展思路。另外,郑州和许昌也是强强联合,中间的新郑和长葛都发展不错。郑州可以向东和向北发展,跟开封和新乡加强合作,但不能将其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六、中原城市群的三大支点

河南目前将郑州、洛阳、开封列为中原城市群的三大重点,我认为这样设计并不合适。河南京广线上的城市普遍经济活力比较强,陇海线的经济功能比不了京广线。开封城市名气大,但位置太偏东,工业基础薄弱,适合发展为文化旅游名城。相比来说,许昌的工业实力很强,而且产业层次比较高;许昌的地理位置很好,北部是郑州,南部是平顶山、漯河和周口;河南米字型高铁,郑渝郑合都过许昌,许昌以后将是一个高铁枢纽。所以,我认为许昌是中原城市群很重要的一个支点,适当扶植,未来做大做强的可能性比较大。郑州、洛阳、许昌是中原城市群最重要的三大支点。这三个城市最容易做大做强,是河南真正的王牌。这是河南工业最强的三个城市,都有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扼守陇海和京广两大经济带,构成了河南发展的金三角。这三个城市崛起了,带动其它城市一起发展,中原城市群也就真正崛起了。

三大城市,都应该是交通枢纽,都应该是科技创新名城,都应该发挥好历史文化优势。建议将武陟县和原阳县划给郑州,增加郑州辖区面积,并且调整郑州行政区划。河南应该尽快建设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城际铁路,尽快建设洛阳-----郑州城际铁路,尽快建设洛阳------焦作------新乡城际铁路。许昌的辖区面积太小,建议将漯河的临颍县划给许昌,将驻马店北部的西平县划给漯河补偿一下;建议将周口的扶沟县划给许昌。增加了两个县之后,许昌的实力会显著提升,许昌将成为河南的新星。

七、开放与创新比翼双飞

河南的发展有很强的交通情结,从重视铁路到重视航空,现在依然让郑州固守交通枢纽的定位。我们必须看到,郑州周边,武汉、西安、合肥、长沙、重庆等等,都要成为米字型高铁枢纽了,郑州再抱着铁路枢纽而故步自封,肯定会丧失发展机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正日益增强,河南仅仅依靠开放驱动经济发展已经不行了。河南不能仅仅依靠航空港区作为经济龙头,不能把郑州仅仅定位为交通枢纽,不能只发展郑州东南。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获批的背景下,河南更应该格外重视科技创新,实现开放战略与创新驱动比翼双飞。建议河南以郑州东南部的航空港区作为开放战略的核心,实现郑州、许昌、开封三地联动发展,以西部的郑州高新区和洛阳高新区为核心,建设郑洛科技走廊,实现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济源联动发展,作为河南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这样也实现了中原城市群东西部的平衡。当然,航空港区也可以搞创新,郑洛科技走廊也可以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是前者更侧重通过交通优势发展出口型的高端制造业,后者更侧重发展高科技产业。

八、中原腾飞雄鹰模型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的优势区域,关键是郑州以及周边的洛阳、许昌、开封、新乡、焦作6地,而最具优势最核心的,却是郑州、洛阳、许昌三地围成的三角区域。此三城扼守陇海和京广两大交通要道,是河南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最发达的区域。郑洛轴带在陇海线上,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轴带,郑州高新区全国第12,洛阳高新区全国第20,中间的偃师、巩义和荥阳都是强县。郑许轴带在京广线上,有郑州航空港区、郑州南站和郑州东站,是河南开放战略的核心区域,中间的新郑和长葛都是强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轴带也不能忽视:郑东新区-----商都历史文化区-----二七区-----新密市-----登封市,从郑州东北到西南,这也是一条不能忽视的轴带。登封市、新密市和二七区贡献了郑州近四分之一的GDP,但是,长期被郑州的各种发展规划所忽视,郑州要强大,不能忽视这条轴带。市中心的商都历史文化区,有年前的商代开国都城遗址,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核心和灵魂。登封有夏代开国都城-----禹都阳城王城岗遗址,新密有大禹的儿子夏启的都城-----启都黄台新寨遗址,郑州市中心有商代开国都城-----商汤亳都。同时,这条轴带也是东亚现代人起源的核心区域。这三条轴带的历史文化都很厚重。由此,我设想了一个中原腾飞的雄鹰模型:

1、郑州市区为鹰头,新密市、登封市构成鹰的腹部;

2、郑洛轴带和郑许轴带是鹰的两只翅膀;

3、航空港区和郑州高新区是两只鹰爪;

4、郑东新区金融城是钢钩一样的鹰嘴;

5、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是鹰的大脑。

这个模型可以归纳为三城、三轴、六区、七县:

1、三城:郑州、洛阳、许昌;

2、三轴:郑洛轴、郑许轴、郑州新密登封轴;

3、六区:航空港区、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商都历史文化区、洛阳高新区、中原电气谷;

4、七县:偃师、巩义、荥阳、登封、新密、新郑、长葛;

河南的发展,要厚植优势,先扬长,后补短。先把最可能做大做强的郑州、洛阳、许昌三角区域快速做大做强,以点带面,带动中原城市群崛起,进而带动全省崛起。开放战略、创新战略、文化战略三管齐下。强调重点打造这个优势区域,同时也要兼顾其它区域的发展。郑州应该重点加强与洛阳和许昌的合作,也不能忽视与焦作、新乡、开封都加强合作,实现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此外,南阳、信阳、商丘、安阳、三门峡等周边城市也要加强扶植力度。

总之,郑汴一体化对郑州对河南大局都非常有害。中原城市群最重要的三大支点是郑州、洛阳和许昌,河南最应该推动郑州与洛阳和许昌的合作。郑洛轴以两地高新区为核心,可以作为河南创新驱动的主轴;郑许轴以航空港区为核心,可以作为河南开放战略的主轴。河南应该实现创新驱动和开放战略比翼双飞。河南可以继续支持郑州和开封之间加强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合作,但不能将其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开封要崛起,外部帮助固然重要,但关键靠自己。区域竞争已经愈演愈烈,河南必须尽快纠正郑汴一体化错误,按照中原腾飞的雄鹰模型,快速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早日实现河南经济腾飞。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