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扶沟圈记录、分享老家的人和事儿...

张同立,生于年7月26日,扶沟县江村镇张庞庄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身材伟岸,方面庞,慈眉善目。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张立昌,一生务农,急公好义;母亲周氏,系家庭主妇,勤俭善良。

张同立年入东冯陵小学读书,年升入扶沟完中就读,年5月参军,在中南航校飞行专业学习。年10月任东冯陵大队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年10月任江村公社办公室办事员。年7月任中共扶沟县委办公室办事员。年12月任中共崔桥乡党委书记。年12月任扶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年3月,任商丘地区农办主任。年6月,任中共永城县县委书记。年2月,任许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年3月,任中共许昌市委常委、许昌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年7月,任许昌市委副书记。年1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年2月,任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年3月,因年龄原因转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

他参加工作以来,谨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计名利,不尚空谈,不慕奢华,一心扑在工作上,埋头苦干,做出了突出政绩,取得了重大成就,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赞扬与爱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任崔桥乡党委书记时,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推广麦棉套种、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和集约化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增加了农民收入,曾受到省委书记刘杰的赞赏。《河南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好干部--扶沟县崔桥乡党委书记张同立》的文章,介绍其先进事迹。年调任扶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麦、棉、牛、树”战略决策,取得重大成效,年,扶沟县被省委、省政府树立为全省农业战线十面红旗之一。

年,他任永城县委书记期间,提出:”发挥优势,重工富县、强农富民、以煤兴城、确保重点“的发展思路,带领班子成员,采取十大措施,营造发展环境,狠抓政策落实,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全国能源重点项目现场会、国家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现场会、全国夏粮生产现场会、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永城召开。会上,对永城县的工作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永城的工业、农业及城市建设争取到项目,协调到资金。永城煤田的开发,有力带动了永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此后国务院批准永城撤县建市以及永城县的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至年,他在许昌任副市长、副书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成效。先后建成了鄢陵县花卉苗木基地、禹州中药材基地、襄城县全国烟叶基地以及许昌、长葛粮食高产开发基地等。经过五年的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许昌市被国家确定为畜牧农业示范市。国家领导人三次作出批示,两次亲临许昌视察,新华社连续以《跨世纪的创业》和《新世纪的曙光》为题作了报道。

年至年,他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期间,出主意、献计谋,积极参与了规划24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农业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实施后,24个重点县新增粮食占到全省新增部分的36.7%,效果特别明显。这为全省粮食上台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提供了试点经验。在武汉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年至年,他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领导岗位上,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从体制机制的创立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从队伍建设到运转程序,从实施征迁到开工建设,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市、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的充分肯定,被称为南水北调的旗帜和标兵。国家领导人来豫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均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年,他组织撰写的《跃马扬鞭图振兴--永城发展纪实》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年经他策划编写的《许昌高效农业综述》在《河南日报》发表。他还组织编撰了《前进中的许昌农业》三个专辑。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还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小城大事尽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